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77期:大陆居民赴台探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09:36  新京报
第277期:大陆居民赴台探亲
1988年11月,许松林入台前与上海台办工作人员合影(前排中间两人为许松林及夫人)。

第277期:大陆居民赴台探亲
  许松林的入台证,号码为010号,据称台湾“入境管理局”发放的前9号证件均无效,所以这张证件为“第1号”。许松林家属供图

  总第277期【1988年1月21日上海市民许松林起程赴台奔丧,他是台湾当局发放的第1号『入台证』持有者】

  赴台探亲第一人:上海警方一天办妥通行证

  1988年11月21日,许松林终于踏上了赴台奔丧的旅程。

  一年前,母亲去世他却未能尽一份孝心,成为一生的遗憾;这一次,父亲突然去世,他终于得以千里奔丧,见上父亲的最后的遗容。

  经过香港转机,四天后,1988年11月25日,许松林抵达桃园机场。

  分离40年后,他再次登上了台湾的土地。

  有媒体拍摄了他初下飞机的那一幕:尽管被众多记者包围,不过他仍然显得比较从容。直到看见弟弟,开始失控,兄弟俩抱在一起,号啕痛哭。

  58岁的上海市民许松林,此次抵达台湾,持有的是台湾“入出境管理局”发放的第一号“入台旅行证”

  (大陆同胞旅行证),两岸分隔40年来,他是第一个获得台湾当局认可的探亲者。

  正因为此,他的此次台湾之旅,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并得以将影像留至今天。

  父病危

  赴台探病难成行

  “大陆同胞旅行证”都由赴台者的台湾亲属向台湾当局申请,当时,许松林的证件便是由弟弟许鹏林代办的。

  现今,许松林已经去世。2008年11月19日,正在上海度假的许鹏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详细讲述了当年在台湾申办的经过。

  许松林父生有五子,许松林排行老大。解放前,从商的许家举家从上海搬迁至台湾。因为许父一直惦念在上海的老宅,便于1948年派老大许松林回家处理。没想到这一别竟成40年的隔绝。

  1949年大陆解放后,台湾当局一直不让大陆居民赴台。许松林没办法回台和家人团聚,只好留在上海工作,娶妻生子。之后,许松林和远在台湾的亲人只能陆续通过香港的亲戚中转联系。自然灾害的时候,许家人还托人购买粮票转送给许松林。

  1987年,许母亲去世,当时,许松林便想奔丧,但未能成行。第二年,因先后接到父亲病重和病逝的消息,许松林再次向上海出入境管理处提出赴台奔丧申请。

  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处资料显示,1988年,许松林两次提出了出境探亲的申请,一次是在7月份,一次是在10月份。

  许鹏林证实,1988年7月份,他在美国的哥哥在跟许松林通电话时,告诉了父亲病危的消息,并希望许松林能到香港会见一面。

  心急如焚的许松林向上海市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想试图通过香港中转,到台湾看望父亲。上海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经审核后,本来已经批准了,但是台湾方面不允许许松林入台,于是去台湾看望父亲一事只好作罢。

  当年9月份,弟弟再次从美国打来长途,告诉他父亲病故的噩耗。许松林又一次跑进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出境赴台。

  曙光现

  拿到一号入台证

  在许松林屡次跑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同时,他在台湾的亲人,也在为他赴台一事进行奔波。这一次,很快有了结果。

  中国社科院台湾史研究员褚静涛告诉本报记者,随着1978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两岸同胞交流的大门打开了。很多解放前到大陆回不去的,以及家庭大部分亲朋都在台湾的人,也强烈要求回台湾。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台湾开始允许部分在大陆的人回台湾奔丧、探亲。但是当时的审查非常严格,共产党员是不允许入台的。

  1988年11月14日,首批4位大陆同胞赴台奔丧、探病的“入台旅行证”核发。许松林和家人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是“第一号”。

  许鹏林介绍,因为许松林在1948年之前在台湾居住,台湾这边存有许松林的资料,因此在审核上很快。另外,当时他在“入出境管理局”有同学,走了一下“后门”。

  于是,在等待了约10日之后,许鹏林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一号“入台旅行证”,他立即将其快递给哥哥许松林。

  上海虹口区台办主任陈金花表示,虽然当时台湾开放了探亲,但是条件非常苛刻,只对直系亲属,而且入台的条件必须是探病奔丧,探病要有重病证明,奔丧的要有死亡证明。而且这些东西必须要让公证处公证,台湾那边的亲人,如果在台湾户籍上没被填进档案的大陆直系亲属,也不得入台。

  拿到“入台旅行证”后的第二天,许松林拿到第一号“入台证”的消息,就上了报纸的新闻,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文汇报等等,都报道了。

  一下子,许松林成了“名人”。

  办手续

  特殊对待一日批

  由于此前上海方面已经同意许松林的赴台探亲,拿到了入台证后,大陆方面的手续“超乎寻常的快”。

  当时赴台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户籍证明、户口本、身份证、父子关系证明,以及台湾方面发放的“大陆同胞旅行证”等等。而出入境管理部门拿到齐全的手续后,当即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向许松林发放了出境的证件“往来港澳通行证”。

  据一位昔日给许松林办证的民警回忆,那天应该是11月17日,“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16号来办理手续,17号就拿到了证。”她告诉记者,考虑到丧亲之痛,他们对许松林的申请给予了加快处理。

  至于发放的“往来港澳通行证”,该民警解释说,那个时候还没有人去台湾,许松林是第一个办理入台手续的,当时上面也还没有专门的赴台证件,考虑到是从香港中转,因此给其发放了“往来港澳通行证”。现在,内地居民去台湾则都是“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了。

  拿到齐全手续的许松林百感交集,他向身边的人表示,自己的心情是亦悲亦喜,悲的是再也见不到父亲的音容笑貌,喜的是终于可以赴台与几个弟弟和其他亲属,叙别离几十年的衷情。

  更多内容请见新京报……

  □本报记者鲍颖上海报道

  -新观察

  迟到的旅程 割不断两岸亲情

  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当局开放了老兵回大陆探亲,大陆敞开怀抱欢迎。一幕幕“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场景在中国大陆各地出现。此时,刚刚改革开放的大陆居民,也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峡那边。

  一湾海水,将两岸的亲人割断了几十年。正因为如此,台湾岛上的小说、诗歌、电影等文艺作品透着浓浓的乡愁,这乡愁再传到大陆,即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只在教科书上知道阿里山、日月潭的大陆年轻人,一下子就喜欢上邓丽君、罗大佑的歌、余光中的诗、琼瑶的小说、林青霞的电影。

  亲人之间的想念总是相互的。

  由于台湾当局设置的重重障碍,和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相比,大陆居民去台湾探亲之路要曲折得多。几十年的隔绝,导致误会的消除、樊篱的拆走,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台湾当局1988年11月公布探亲奔丧办法,清华大学教授钱易正在荷兰讲学时,持入台旅行证去台湾探望其父、国学大师钱穆,成为第一位赴台探亲的大陆人。但从外国出发去台湾探亲只是一个特例而非通行办法。1988年11月25日,上海市民许松林转道香港到达台湾奔父丧,才是大陆居民去台湾探亲的正常模式。然而,这种正常模式依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年后钱穆先生仙逝,由于在野的民进党给台湾当局施加压力,有全国政协委员身份的钱易女士不能前去奔丧,只能望海哀思。这样罔顾人伦亲情的蛮横行为发生在钱穆先生之丧事中,尤能显出伤痛之感。

  由重视亲情这一两岸中国人共同秉持的传统伦理所冲开的大门,就再也不可能关闭了。尔后,赴台湾的大陆居民越来越多,目的已由探亲扩展为商务、学术、文化活动。但依然有不和谐的因素出现,转道香港也为两地人交流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

  基于对促进本地经济的考量,今年7月,台湾正式向大陆居民开放观光旅游,这是大陆居民赴台湾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不需要对岸有亲属,也不需要对岸机构邀请,普通大陆居民可以去台湾旅游。大陆人去台湾旅游,更像是“寻亲”

  的过程,除了去看看教科书中提到的日月潭、阿里山,大陆游客走在到处是繁体字牌匾的台北街头,或是徜徉在歌中唱过的“忠孝正路”,去台湾故宫博物院看那些从北京带出来的文物,没有人觉得陌生,似乎是故地重游。———台湾,留住了许多大陆人青春的记忆,大陆人看起来恍恍惚惚却又熟悉亲热,这种感觉正是久别亲人重逢的感觉呀。

  大陆人去台湾“寻亲”,在两个人的墓前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两个人是胡适和邓丽君。胡适先生尽管已长眠于台岛,但他一生的魂梦所系的是名号还留在大陆的北京大学。去邓丽君墓园前寻梦怀旧的大陆人,许多已不年轻,他们的青春是被邓丽君的歌唤醒的。眷村中长大的邓丽君,一生从未涉足过大陆,可是她的歌声中有燕赵的大气,江浙的温婉,南粤的喜庆,四川的灵秀,她就是中华文化滋养出来的女儿呀。

  时光割不断血脉,迟到的旅程,并不能使大陆人对台湾生分,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因为两岸共有一个精神家园。

  □十年砍柴

  一日三十年——11月21日

  ●中国科学技术馆奠基

  1984年中国科学技术馆在首都破土动工。该馆是以宣传中华民族科技成就、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的新型社会教育场所,早在1958年,其就被列入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后因财政问题暂时停建。

  ●水稻染色体精确测序

  2002年中国独立完成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这使中国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测序工作的贡献率达到10%,是迄今为止中国独立完成的最大的基因组单条染色体精确测序。

  那时流行

  闽南歌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

  流行指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海峡两岸探亲开放,台湾原创的闽南语歌曲开始涌入大陆,《爱拼才会赢》、《酒干倘卖无》、《浪子的心情》等闽南语歌曲,不经意间便在大街小巷四处传唱。

  闽南语歌曲所传唱的内容,大多描写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感叹人生又勉励进取,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其歌词一般纯朴通俗又感情丰富,旋律大多都带着入骨的悲怆,充满韵味又易于传唱,很快得以流传开来。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