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记忆
一去不返的胶卷时代
1980年,同学的父亲去日本访问,带回来几卷彩色胶卷,稀罕极了,也宝贵死了。为了不浪费胶卷,我们决定“隆重的使用”。约上几个女同学,趁她父母上班,我们偷偷溜到她房间里化妆照像。
那会儿不知道舞台妆与生活妆的区别,就把嘴画得红红的,眼睛描得大大的,穿上大红花衣服,摆各种姿势照相。嘻嘻哈哈快乐了一下午。不过胶卷舍不得一次照完,留着出去玩或者同学聚会才照,前后用了半年多。
能洗彩色照片的地方不多,记得在宣武门有个新华社图片中心能洗彩色照片,只是很贵“1.60元一张”。那会儿我们大学食堂里一个好吃要命的红烧茄子不过“0.25元”。
虽然贵得“像割肉”,但我们仍然省下饭钱一人洗了一套,现在还在我的相册里。
不久,商店里慢慢有彩色胶卷了,很贵,20多元钱一卷,我们只是毕业时舍得照几张。
国产的彩色胶卷“乐凯”问世,8元左右,比进口的便宜多了。
可没过几年,新生的数码相机把用胶卷的相机挤出了市场。2004年,我也买了一部数码相机,照得不好可以随时删除,还可以编辑、调试,真方便。照片还可以和同学网上交流,是否冲洗已经不重要了。
这以后我再没买过胶卷。我家门口那家特别大的照片专洗店,也挤出三分之一卖光盘了。胶卷的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吟秋(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