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消弭“不平衡”才有“自由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5日09:51  新京报

  1997快些到吧,八佰伴究竟是什么样?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磡体育馆。1997快些到吧,和他去看午夜场。“

  十多年前,歌手艾敬因《我的1997》一炮唱红。那首歌唱出了内地人对香港的渴望。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时,艾敬已在纽约生活多年,往来香港早已不是问题,受香港旅游发展局的邀请,艾敬又创作了一首歌《我的1997和2007》。虽然商业宣传渠道更多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它。其中的表面原因,是香港不再神秘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尽管香港依然美丽,但已不再是内地人幻想的天堂。

  对于部分地区的内地人来说,去香港,从奢侈的享受变成了日常生活,从去异域观光变成了去邻居家喝茶。如果不是三聚氰胺让内地妈妈去香港狂购奶粉,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地位几乎快被人遗忘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1983年刚刚开放香港游的时候,利用经过层层审批才获得的旅游机会,人们从香港大包小包搬回的东西竟是塑料盆和内衣。

  去香港的自由,不仅体现在签注容易了,更重要的是心态放松了。不仅官方不必费心阻止“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和“反动言论”的侵蚀,个人也不必忙着去满足从政治制度到街头小景的全方位好奇心。

  这个自由是如何实现的呢?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香港回归祖国了,在自己国家行走当然轻松自如。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仅有这个原因还远远不够。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严重的社会发展不均衡状态正在消弭,内地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内地人逐渐获得了相对平等的生态和心态。假如两边差异仍然巨大,那么政策不可能这样大幅度地调整,除非香港愿意接受太多的底层移民。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理解身边的一些新闻。比如,民间一直有人贩子帮助内地孕妇去香港产子。出现这种新闻,说明双方在某些领域依然“失衡”。比如,香港法制的健全,教育机构的发达,公民社会的成熟、保障体系的完备。双方的这种差距是长期的。要想消弭这种不平衡,互利互惠的交流固然重要,但对内地来说,练好自己的内功才是第一位的选择。□老卡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