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晨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报道专题 > 正文
2008年9月28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毫沁营镇的110国道,一辆辆拉运沙石的卡车驶过,卷起阵阵尘土。
汪庆祥,这位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下海,10年前金盆洗手的61岁老人尚在守护最后的家业。
汽车卷起的尘土笼罩着汪庆祥在建的二层小楼和曾经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的装饰装潢公司——金牛公司。
人说,10年前这家公司很火。但如今,物是人非。在岁月的剥蚀下,这个曾经有着300多名员工的工厂现在几乎成为一个快要废弃的大院。工人走了,公司的牌子也已撤去。
穿过挨马路边正在建的小二层楼,记者走进一个类似仓库的办公室。
“别看这个办公室有点老,可是它却见证了我十几年的辉煌。”屋里除了那个老板桌就再也找不到和老板有关的痕迹。
老板的爆米花背景
汪庆祥的下海方式很不起眼——卖爆米花,用他自己的话说:都是被逼出来的。
家境贫寒,这可能是那个年代人的共同经历,但这不影响汪庆祥的努力。因为成绩优异,汪庆祥被保送到内蒙古建设学校。毕业后赶上1968年内蒙古第一批保送工农兵大学生,被分配到内蒙古建设厅工作。
工作后,因为无意间评论了当时的时事,汪庆祥被定罪,并入狱3年。从此,汪庆祥的生活蒙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给他及家庭带去了深深的伤痛,就连找对象都不敢找城里的,最后娶了个“没有户口的”农村姑娘。
70年代,汪庆祥得以平反,之后被分配在新城“五七厂”工作。当时他的月工资达到120元。尽管当时市场经济的大门还在紧锁,但在他看来,要想干点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在他的家里,妻子没有粮食供应,是一个吃高价粮的。他只有挣更多的钱才能让这个没有粮票指标的妻子生活得更好一点。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全民性的物质欲望被猛地激发出来,摆脱贫困成为至高无上的公共理想。在这个目标下,对制度和道德的漠视受到默许,同时也给那些头脑灵活且急于发家的人提供了机会。汪庆祥开始蠢蠢欲动。
在那个将商人或个体商贩冠以“黑”字的时代,他只能是偷偷摸摸地做点“小生意”。
汪庆祥选择了卖爆米花,那时一锅爆玉米花才一毛五分钱,但即便这样,他下班后仍然去卖爆米花。
呼市第一批“倒爷”
如果说卖爆米花只是一种尝试,那么倒卖货物才是他真正开始下海。
有一次,公司领导在会上触及了他的“政治伤疤”,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于是决定辞职,出去闯荡。那时,正赶上河南发大水、四川大旱,严重缺粮,他从“黑市”上低价买到粮票贩到河南、四川,一方面是救急,另一方面也为赚钱。
在那些执行“价格双轨制”和打击“投机倒把”的日子里,他自己认为“只要是不偷不抢,什么赚钱倒什么。”就是这种游刃在“灰色地带”下的他在那个特殊年代开始了他的原始积累。
他倒卖过羊皮袄,将廉价的羊皮袄贩卖到东北地区,赚了一倍的钱后再从东北贩进药材、木耳、蘑菇等到南方和西北稀缺的地方,最远的时候卖到广东,他还曾经多次参加过当时在广州举办的交流会。
在东北长春市贩卖羊皮袄时,他看到一家电影院里正在热放《日本大海战》电影,当时一张票是两毛钱,但是非常畅销,很多人买不上票。他看到这里,心里受到启发,开始贩电影票,他花2毛钱买的票,卖5毛钱居然会有人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