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内蒙古晨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报道专题 > 正文
本报首席记者 李爱平
李大龙一直想在清水河县建一个陶瓷博物馆,并经常找业内人士进行论证。
李大龙,职业陶瓷人,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位在研究陶瓷文化上颇有建树的人。不过,略为遗憾的是,直到54岁时,他才想到将陶瓷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而且是在清水河陶艺落寞的阶段。
有人将其称为内蒙古陶瓷产业最后的守望者,一个试图用陶瓷博物馆重燃清水河制陶梦的制陶艺人。
11月14日上午,冬日暖阳。李大龙换下工作服,换上一套休闲装,斜倚在青城公园南门附近一间约为60平方米的工作室的沙发上,开始聊起自己作为陶瓷传人的往事与随想。
他的工作室里只有3个人,李大龙自然是主角,一位为帮忙者、另一位为其新带的徒弟。不过,实际工作的人还有很多,这些人多为来自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实习生。
李大龙给自己的工作室起了一个颇为时尚的名字——一方土。不过,真正让他对一方土有所眷恋的并非自己这间工作室,而是他近30年来一直固守的一方土地:清水河县窑沟——他和师傅张选的陶瓷“基地”。
大多数时间李大龙都待在工作室,用从清水河县窑沟弄回来的陶土,配以呼市郊区挖来的胶泥,与其徒弟制作各种各样的陶瓷制品。“一到这个时候,时间就过得特别快。”
工作忙完的时候,往往已是晚间。此际,李大龙往往会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梳理。之后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研读一本叫做《中国陶瓷史》的书,这本书李大龙读了30年,徒弟说,这本书师傅读了无数遍。
这些年,李大龙一直想在清水河县建立陶瓷博物馆,他希望好友们能从多个角度为其出谋划策。有朋友戏谑说,李大龙大致在完成一次由陶瓷艺术传人向陶瓷艺术商人的嬗变。对此,李大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作为中国陶瓷协会内蒙古地区唯一一名理事,重振内蒙古陶瓷雄风是自己的责任。
“一方土”两种含义
第六代清水河制陶传人
李大龙是土生土长的呼市人,16岁开始师从彼时颇有名气的内蒙古雕塑界名人文浩,两年内跟随文浩先后5次赴清水河窑沟实习。
最初去的时候,留给李大龙的印象除却当地的荒凉外,更多的则为传统制陶远离机械,“都是手工拉坯,上半节是用泥条盘筑的。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3个,模具用得非常少。”
在此期间,李大龙认识了师傅张选(目前逾70高龄),在李看来,此后清水河县陶瓷厂用的制陶机器和所有的生产模具均是张选制造。
毫不夸张地说,李大龙从见到张选师傅的那一刻起,即被此项技艺深深吸引。李大龙协助师傅做造型设计,还做过一些工艺品,他的记忆中这些工艺品还曾漂洋过海。
在早年接触陶瓷的过程中,李曾见证过清水河县陶瓷事业的红红火火。“县里连续建了两个比较大的陶瓷厂,张师傅任陶瓷厂厂长。”
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据李回忆,陶瓷厂门庭若市,等着拉陶瓷的汽车排队,两三天才能装上车,生产的内、外墙砖被确定为“亚运会指定产品”,入选“内蒙古十强企业”,张选本人亦被评为“优秀企业家。”此背景下,清水河县相继成立了清水河县第三陶瓷厂和第四陶瓷厂,个体的小陶瓷厂遍地开花。在窑沟及沿黄河一带,陶瓷生产从业人员多达近万人。
陶瓷产业一度成为清水河县的“龙头企业”,不过随后的日子里,几大陶瓷厂迎来了危机。几大陶瓷厂的危机确切地说,与南方陶瓷业的兴盛相伴而生,由于南方引进了国外先进陶瓷生产技术,产品的各项指标大大超过了过去。
受师委托重振雄风
清水河县陶瓷厂突遭“非理性扩张”,张选与当时的县领导进行过多次汇报,亦在此际多次赴南方进行考察。按照李大龙的记忆,当时呼市领导和县领导非常重视,各方反映非常积极。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1996年、1997年几家陶瓷厂面临转制、1998年至1999年陶瓷厂全部停产。
好长一段日子里,张选作为瓷州窑山西传入内蒙古第五代传人,多次黯然神伤。一直到2001年前后,张选辗转再三托人找到李大龙诉说了当时的前因后果,李大龙才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
在李的感知里,张选将制陶看作比命还重要的事业。陶瓷厂停产后,老人与其几个儿子曾建了一个窑厂,“很简陋、仅有一般的设备。”李说。
而让李感动的是,在其与张选见面的日子里,张郑重地对李说:“你是我唯一的徒弟,我得把手艺传下去,决不能断在我手上……”作为第六代传人,李大龙开始了自己真正的陶瓷生涯。
从2002年开始,李大龙在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动用了近百万元的资金试图重振昔日陶瓷业雄风。而2003年由于“非典”的原因,他们给韩国赶制佛像由于长途车停运等原因,以亏损收工。
心灰意冷的李大龙,在与师傅试图重振昔日辉煌的时候,遭遇了“滑铁卢”。此后选择暂时离开清水河,以期东山再起。之后,李前往呼和浩特市疗伤,但对于清水河那个真正意义上的一方土他依然期待,这段日子里他过得比较忧郁,但不久他就有了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