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百姓生活中消失的事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11: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 题:中国百姓生活中消失的事物

  新华社记者王攀 石莹 张芽芽

  人们喜欢用“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来形容1978年至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的种种变迁:在无数新生事物蓬勃兴起的同时,也有很多事物已经或者正在从人们身边慢慢消失。

  事实上,同前者相比,后者更能打动人心:眼下,回忆过往年间那些消失的事物,回忆那些曾在岁月和生活中留下的各种印迹,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

  粮票、农业税、寻呼机……最先被人们提及的那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事物,展示的是中国人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历史轨迹。

  吃穿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从1955年到1993年初,中国百姓的生活离不开票证——生活用品凭票购买,定量供应。

  住在广州的钟女士说,1982年就读中山大学时,每个月国家都会发下23斤粮票,去食堂打饭,“现在读大学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曾经发挥大作用的票证了。”

  北京东四街道的王大妈用顺口溜形容这种变化“从前是:破旧平房连成片,衣服穿破才更换,粮油需用票证购,想吃干果得过年。看今朝:楼群林立东二环,平日衣着时装穿,各种食品超市全。”

  物质的进步远及边疆,也让那里的事物发生了值得欣喜的变化。在西藏,随着电动搅酥油机飞进千家万户,传统的打酥油桶逐渐退出了日常生活,更多的成了屋内的摆设。

  然而,更让人感慨良多的“消失的事物”,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些曾一度与人的工作、身份和职业密切相关的“抽象名词”。现在,还有哪个大学毕业生等待“毕业分配”进“国营工厂”?又有谁指望获得“招工指标”?人们不再热烈讨论如何打破“大锅饭”,“福利分房”也已是过眼云烟。

  中国知名管理软件提供商用友软件公司董事长王文京,1979年上大学并分配到机关工作,1988年下海到中关村。他说,改革开放为中国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原来你没得选择,毕业后就分到一个单位,一辈子不动。现在改革开放了,你可以选择。”

  30年间,中国已形成了一个由专业人士、中介机构人士、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组成的面向市场经济的庞大职业群体;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1.5亿多农民从此离开黄土地进入大城市,开始了他们作为农民工的都市人生。

  出差和务工时必须携带的介绍信在1985年被一人一证的居民身份证所取代;“盲流”和“收容遣送”这些带有歧视性的名词在2003年终成历史……普通中国百姓从此拥有了流动的权利。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国人的隐私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个人作为独立的存在受到尊重。单位结婚证明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而废止,强制性婚检改为自愿婚检,结婚、离婚再也无须组织批准。婚姻纯粹成为个人私事。

  事实上,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如此迅速,人们还对一些改革开放后曾风行一时的“事物”记忆犹新:从“价格双轨制”到“打击投机倒把”,从“下海经商”到“下岗再就业”、“买断工龄”,共和国在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步伐都给每一个亲身经历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北京市民李文说,改革开放初期,少数人通过勤劳致富让“万元户”的称号风靡一时,30年过去了,在很多大城市,月入万元已经成了“司空见惯寻常事”,“万元户”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