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澳台商见证中国三十年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7日02:2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 题:港澳台商忆往思今话改革

  中新社记者 曾嘉

  三十年前,港商郝继霖来内地时,大街上只有三种颜色,蓝、绿、黑,“我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裤,竟然引起围观”。如今作为太古集团在广州的首席代表,他看到这里到处都是世界时尚风潮,到处是人们自信的笑脸。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港澳台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同时也是见证者。

  与郝继霖感受相同,广州白天鹅宾馆的老员工认为,三十年中,变化最大的是人。一九八三年二月六日,作为内地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的白天鹅宾馆开业,第二天,老板霍英东先生坚持四门大开,对普通群众开放。结果人如潮水般涌入,第一天厕纸就用去了四百卷,挤掉的鞋子拣了一箩筐。

  而今,前往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喝早茶、聊天、谈生意,早已成为普通广州市民的习惯。

  同样在广州,一九九四年,澳门新福利广州有限公司与广州电车公司合作成立了广州市首家合资公交企业。董事总经理廖僖芸说:“我们的巴士一开始就是冷巴(空调车),十四年前票价二元,现在还是二元。起步阶段平时没什么人坐,周末假日一家大小坐着玩,被戏称为‘观光巴士’,亏损可想而知。” 如今,配备了空调、自动报站系统、下车按铃装置、准时合理的行车计划的公交系统,已经成为广州人出行的首选。

  广东经贸厅副厅长吴军感叹:“以广东为例,市民文明程度、服务行业管理水平、政府部门服务意识的提高,都与港澳台商和资本的进入息息相关。就拿我们来说,没有审批的权力,只有审批的责任已经成为常识。这些都是‘摸不着’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成果。”。

  除了人的变化,港澳台商们也见证了都市的变迁。深圳台商协会会长黄明智一九九二年来到深圳保安区,“当时这里缺水、缺电,冲凉都没有办法,也根本买不到什么吃的,有的时候太饿了,就会满山抓野鸡给自己解解馋。”他笑着说,“如今这里已经盖起了一片片厂房,企业扩大了几倍。深圳的变化太大了,现在应有尽有。”

  作为在大陆设立的第一家台资金融机构代表处,群益证券一九九七年在上海浦东陆家嘴购买了一幢大厦十八层的整个楼面,仅花四百万美元,如今这里房价上涨了十多倍,且只租不售。公司首席代表刁维仁回忆说,“一九八九年我来大陆发展时跟很多朋友讲浦东是块宝地,大家还当作笑谈,现在那些朋友都很后悔。”

  同样后悔的还有台资宁波奇美电子公司行政副总赵森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来大陆拜访客户,走遍华东、华北等地,包车只能找到夏利、桑塔纳等低档车,“真没想到这十几年来大陆现代化速度如此之快,最后悔的就是没在这里买房子,不然现在根本不用再打工了,收房租就可以养老了。”

  城市的发展引来不少港澳台商在这里落地生根。港资南京港华燃气董事总经理纪伟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到内地。他说:“刚来南京时,我带了很多食品,因为我早饭习惯吃西式面包,但这里买不到。如今我往来香港和南京只带一个公文包就够了,还经常把内地的食品带回香港给朋友品尝。”

  伴随着公司发展,纪伟毅带着妻儿在南京居住了六年。“孩子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从幼稚园到小学都在这里念!”

  三十年来,中国发展世界瞩目,对港澳台商来说,投资的硬环境、软环境都有了很大改进,使他们投资经营更加方便,社会安定、安全让他们可以放心居住。上海市台办主任杨建荣说:“目前在上海连续居住三个月以上的台胞高达二十多万。他们都已经融入这个环境了,年轻一代也选择在上海置业安家。”(完)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