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私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13:44   新浪读书

  李定

  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对旧体制进行第一次大突破之后,中国城乡私营经济的产生是又一大突破,和同时开展的对外开放的突破,成为中国改革的几大突破口,促进了国有企业以及计划、价格、商业流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全面的改革。

  中国在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二十多年后,私营经济在中国重现。这次重现的背景、发展前景以及它的作用影响等等,都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本文力求探讨和说明这些问题。

  一、中国私营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正当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城乡经济开始活跃的时候,雇工大户,后来8人和8人以上的大户划为私营企业,在中国城乡悄然而起。

  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需要一种所有制和经济形式来实现,私营经济的产生是自然的结果。

  私营经济产生初期,它是在农业承包大户、家庭工场、个体工商户、公有企业承包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农村说,农业专业户、家庭工场、城乡贩运大户、企业承包户,在两三年之内市场要求旺盛、利润高,刺激经营者雇用工人、增添设备、扩大规模和生产,后来按雇工人8人和8人以上为标准,成了私营企业。在城镇,个体工商户,南北、东西贩运户扩大了规模,也发展成为私营企业。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2个村,3.74万户农户的调查,各种类型专业户占总农户的3.5%。其中,非农业专业户占专业户总数的65%,而运输业又占非农专业户的 20.8%。调查中发现,雇工8人以上的占调查总农户的0.07%,占私人雇工户的12.3%(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室:“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1985年综合报告第一、第二部分),承包社队企业的大户转为私营企业的在各地相继出现。例如,河北省1984年底调查,转为私营企业的原承包户已占私营企业的15%,同一时期,天津市占30%,辽宁省占 40%。(晓亮:《私营经济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农村和城镇贩运大户成为私营企业的,大都是将西南、西北和中原的土特产运往沿海特别是开放最早的广东;从沿海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贩运日用工业品回西南、西北和中原地区。以西北而言,宁夏的同心县、甘肃的临夏州的农民是贩运枸杞、发菜、皮革、中草药销往沿海,特别是广东迅速发展起来的地区。80年代初期这两个地区迅速出现了一批贩运大户,他们聚集在州县城关周围,雇工收集山货,扩大栈房,建起第一代新居,大户都有保险箱贮藏现钞。广东南海小榄镇家庭纺织业生产市场紧缺的化纤产品,浙江温州和福建泉州最早生产小商品和服装,成为各地的抢手货。各地的商人不少开着运货车,几天兼程,到当地购买服装和日用消费品返回中原和西南、西北销售。这些地区的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反映,他们竞争不过个体户和贩运大户,沿海有新产品,一周就运到,而国营商业、供销社几经周转,一个多月才见新货。当时南海小榄、福建泉州、浙江乐清的小商品市场辟有专门的接待这些地方顾客的饭店、货栈、存放现金的保安单位,方便这些顾客。

  80年代初沿海和内地大城市也出现了私营企业。北京市西城区商业、饮食、服务、修理业,1981年个体工商户706户,770人;1989年发展到4210户,6751人。1987年北京市政府研究所和市劳动局联合调查,在北京市个体户雇工中,本市劳动力占31%,外地占69%。街面上的个体户,特别是商业、饮食业,雇工8人或8人以上的已经存在,但不报为私营企业(时宪民:《体制的突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第230页、第195~232页)。

  私营经济的发展,在于有广阔的市场和较高资本收益,使经营者扩大规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据对浙江省苍南县18家企业抽样调查,1982年初始资本 154.9万元,到1987年,资本达704.13万元,平均创办期3.1年,资产增长率为354.6%,年均增长率为62.98%。天津市南郊区63家企业抽样调查,初始资产为182.49万元,到1987年资产为503.91万元,平均创办时间为2.7年,增长率为176.13%,年均增长 45.65%,是超高速的增值。这一时期,私营企业的积累率也是超高速的。据对河北保定地区农村96家私营企业的调查,1984年积累率为57%,1987年增至67%;广东吴川县十家大企业抽样调查,1987年积累率达70%(《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3年版第60页、第62页)。这样高的资产增长率和积累率,自然引起私营企业的高速发展。

  由1978年至1981年,农村土地承包制已经在全国基本普及,原来主要凝聚在土地上的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城市回城青年、待业青年约二千多万,除个体工商户外,为乡镇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极大富余的条件。同时,农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准备了资金条件。城镇居民家庭生活费收入,1978年为316元,1985年为685元,增长了161.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期由133.6元增至397.6元,增长了 261.2%。是收入快速增长时期(中国统计师事务所:《中国国情报告》,1978~1996年,第118页、237页、120页)。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为210.6亿元,1985年增至1622.6亿元,增长了7.52倍(中国统计师事务所:《中国国情报告》,1978~1996年,第118页、237页、120页)。城乡居民收入的明显提高,开拓了消费品市场,1978年社会消费品总数为1264.9亿元,1980年增至1794.0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9.1%。1981年为 2002.5亿元,1985年为3801.4亿元,平均增长16.2% (中国统计师事务所:《中国国情报告》,1978~1996年,第118页、237页、120页)。市场和资金为私营企业提供了高速发展的条件。

  80年代初,私营企业叫大户、雇工大户或从事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贩运户、个体工商户大户。80年代中,私营企业的名称在社会上出现。1988年4月 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第十一条增加了以下内容:“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6月3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从此,私营企业正式见诸报端,并在工商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1989年全国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9.05万户,投资者21万人,雇工164万人,注册资金84.47亿元,总产值97.4亿元,商品零售额33.74亿元(《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94年版第98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私营经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