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骨髓移植治疗艾滋病有前途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16:01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文/薄三郎

  每毫升血内可存在上万个HIV,却没有任何两个一模一样的病毒。简言之,HIV像一块千人千面的“移动靶”— —研究者难以对准靶心,一枪中的

  2008年是艾滋病(AIDS)研究的不平凡年。3月,全球AIDS疫苗高峰会议宣布,几乎所有AIDS疫苗 临床试验均告失败,医学界需重新调整研究方向;10月,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因发现人类 免疫缺陷病毒(HIV),问鼎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日,德国科学家研究宣称,一名AIDS患者因急性髓性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后,身体出现奇迹变化——潜藏体内 的艾滋病病毒(HIV)消失,到目前已两年,没有复发。

  这一新闻极具轰动性,人们不由问:AIDS病人是否有救了?

  一种对付艾滋病毒的基因

  11月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首先对此进行报道,12日,德国柏林查瑞特医学院正式举行发布会,宣布一名同 时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的美国男子,接受原本治疗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手术20个月后,体内HIV神奇消失。

  大约两年前,该院血液病学专家吉罗·胡特教授,为这位居于柏林的42岁美国人实施了骨髓移植。目前,病人依然 处于白血病恢复中,但似乎已战胜了AIDS——病人血液中已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超过600天。

  “这太惊奇了!患者早已停止常规抗艾药物治疗,如此长时间未检测到HIV,这对普通的AIDS患者而言,几乎 是不可能的。”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胡特教授说。

  最初,胡特只打算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但他突然想到一个AIDS治疗的方法:有些欧洲人天生携带一种CCR 5—Δ32基因,它能帮助人体抵抗所有病毒性传染病入侵,对艾滋病也一样。HIV若入侵细胞,必须依赖于细胞表面的受 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正是其中之一。HIV与CCR5的结合颇像钥匙与锁的关系,一旦CCR5发生变异,H IV就没有机会打开锁。因此,在骨髓移植时,如果存在这一变异基因的骨髓干细胞,就能一箭双雕:不但治愈白血病,还能 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这一基因被誉为“黑死病的遗产”。2005年3月,英国牛津大学邓肯与斯科特教授在《医学遗传学杂志》发表报 告,认为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等瘟疫暴发引起的生存压力,为现代欧洲人带来了“生存实惠”,使得十分之一的欧洲人携带这种 基因。

  胡特接下来的工作是,寻找与患者骨髓匹配又存在Δ32基因变异的捐赠者。幸运的是,在候选捐赠者中,第61号 捐赠者恰好符合要求。

  今年2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15届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感染大会上,胡特在名为“一种有前途的疗法:同种CC R5—Δ32干细胞移植治疗HIV-1感染”的论文摘要中,展示过其研究成果。在此次大会的七种免疫创新性疗法中,胡 特的方法位列首位。

  坎坷移植路

  用骨髓移植治疗AIDS,胡特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基于对AIDS的粗浅认识,人们曾尝试很多治疗手段。研究人员注意到,艾滋病引起的免疫缺陷与儿童严重联合免 疫缺陷病的表现相似,而后者恰好可被骨髓移植治疗。1983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了美国哈塞特医生的研究 报告,描述了医学界应用骨髓移植治疗AIDS的首次尝试:哈塞特给两名男同性恋艾滋患者进行骨髓移植,但他们并无好转 迹象,尽管移植的骨髓单核细胞超过1010个,患者免疫状态依然低下。

  1984年,雷恩等医生也尝试了这一方法。对一名35岁的男性AIDS病人雷恩在7个月内进行了6次淋巴细胞 移植。疗效似乎显现了,他的免疫功能在改善——CD4淋巴细胞数量提升,在3个月时达到顶峰。HIV进入人体后攻击的 主要对象就是CD4淋巴细胞,而其数目是判断人体抗击HIV的重要指标。不过,医生期待的临床症状改善却一直没有出现 ,12个月后这名病人最终因巨细胞病毒肺炎死亡。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当属霍兰德医生进行的一例AIDS患者骨髓移植。1989年,一名重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 被霍兰德收治,其特殊之处在于未合并其他HIV相关疾病。骨髓移植17天后,捐赠者的细胞在患者体内良好嵌合;第32 天,患者外周血内HIV未被检测到;第45天,骨髓中也未检测到HIV。令人称奇的是,患者的脑、心、肾、肝等重要器 官中,也未检测到HIV存在。研究人员认为,通过骨髓移植,佐以化疗及抗病毒药物,可以阻挡HIV感染,重建被损毁的 免疫系统。可惜,由于淋巴瘤局部复发,这名病人在第47天因呼吸衰竭死亡。

  截至1996年,全世界共进行了32例尝试,据称仅有两例患者体内的HIV被清除干净。

  狡猾的HIV如同潜水艇

  对德国医生的这一“创举”,相关领域专家持谨慎态度。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组长李太生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目前 这只是一个新闻,胡特并未在医学专业期刊正式发表其研究报告。从理论上说,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是有可能治愈AIDS的 ,但在临床应用上,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病人极易感染死亡;治疗费用很高,光是单纯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就至少要30万元, 更不论后续治疗费用。”

  的确,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十分危险。手术前,病人需接受强效药物化疗与放疗,以杀死被感染 的骨髓细胞,彻底破坏免疫系统。在干细胞成长并取代原先的骨髓之前,病人经受不起任何风吹草动,最微弱的病毒感染就能 产生致命性后果。

  此外,还需等待更长时间,观察HIV是否被清除干净。胡特表示:“HIV很狡猾,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再冒 出来。”李太生也认为,骨髓移植从原理上能“灭杀”被HIV感染的细胞,但依然存在AIDS复发的可能性。

  以著名的“鸡尾酒疗法”为例,该方法虽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甚至可以让感染者血液中检测不到HIV病毒。 实际上,HIV并未被彻底消灭,它们像潜水艇一般,在体内的隐蔽处潜伏下来,不仅躲过了免疫系统的追杀,就连强效抗病 毒药物也对它们束手无策。

  鸡尾酒疗法与艾滋疫苗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完全治愈艾滋病。HIV感染者使用最多的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俗称“鸡尾酒疗法”。

  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的鸡尾酒疗法,是指联合应用3种或以上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同时针对病 毒复制周期内的多个时间点展开治疗。通过鸡尾酒疗法,AIDS病人基本可以重建其免疫功能,如能持续坚持用药控制,就 能像健康人一样长期生存。美国最早接受鸡尾酒疗法的,是以篮球明星约翰逊为代表的病人,在感染HIV17年后的今天依 然健在。

  2008年7月26日,《柳叶刀》杂志载文指出,鸡尾酒疗法自应用以来,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的预期寿 命已平均延长13.8年,AIDS的死亡率则大幅下降近40%。

  在国内,北京协和医院于1985年报告了我国境内首例AIDS患者,1989年该院又报告了我国第一例性传播 HIV感染者。据李太生介绍,由其组织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国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研究”,首次 证实了国产抗病毒药的疗效与同类进口药物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而价钱仅是进口药物的六分之一。

  AIDS疫苗研究方面目前尚无喜讯。一项对36名顶级HIV科学家的调查显示,大多参与艾滋病研究的科学家认 为研制HIV疫苗的前景很悲观。

  疫苗研发的难度在哪里?首先,HIV高变异率的特征,是疫苗成功的最大障碍。在HIV感染者体内,每毫升血内 可存在上万个HIV,却没有任何两个一模一样的病毒。简言之,HIV像一块千人千面的“移动靶”——研究者难以对准靶 心,一枪中的。其次,疫苗研发的失败说明,人类对HIV这个狡猾家伙的研究依旧不深入。

  同HIV/AIDS鏖战已逾1/4世纪,人类依然没有控制HIV、治愈AIDS的利器。对“骨髓移植治疗艾滋 病”的新闻,最大的获益者当属这位未被透露更多信息的艾滋病患者。李太生也表示,胡特的做法作为一种探索性尝试是有其 价值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