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胡远行(刊登于《艺术世界》杂志2008年第11期)
今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是,“我的照相机”。与上一届学术腔调浓厚的主题“影子的炼金术”相比,“我的照相机”几乎就像是一句大白话。
为什么要说“像”?“我的照相机”像是一句大白话,但是2008连州摄影国际年展总策展人栗宪庭对这句话的解释,就不是大白话了——尽管栗老师通篇文字通俗易懂,但是起承转合之间,比喻比方之中,颇有耐人寻味之处。
栗宪庭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所做的《我的照相机》,在总策展人级别的写作中,属于短小的,全文1200余字。开篇点题,讲明“我的照相机”这一主题的意旨所在,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可以评判什么不去评判什么。在自嘲主题“不合时宜”和客气地解释了数字新技术不是本届年展重点之后,文章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谈论起看似与摄影无关的“唐代古文运动”来。
栗老师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描述一场千年之前的文学运动,当然不是仅仅为了把连州塑造成一处吊古寻幽的旅游新景观。栗老师说,“所谓古文运动,是唐代中叶在文体上恢复先秦两汉的文章传统……当时有良知的官僚士大夫,倍感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成为了表达见解的束缚,韩愈、柳宗元等人首倡复兴先秦两汉自由质朴的文风。”紧接着,便是文章的结语,明示这一届连州摄影年展主张“回到通过‘照相机’直面和见证今天的现实与人生境况的感觉中。”
显然,“我的照相机”与唐代古文运动在文章中是互为参照的关系,“照相机”是“自由质朴”的,而“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所指为何?栗老师没有直说。没关系,我们知道栗老师是在借古抒怀,以古喻今。
“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者”、“85美术新潮的始作俑者之一”,这是对栗宪庭身份和成就的标准评价,却也有些“不合时宜”。我们现已很少看到栗宪庭涉足当代艺术的那些盛事,而在他主持的本届连州摄影国际年展中,他特意强调摄影独特的语言方式,对于那些“大量挪用、摆拍、拼接、篡改因素的作品”则“让当代艺术的语言系统去评价”,言外之意,并不在本届年展的视野之内。两年多前,几乎所有当代艺术大腕齐赴栗宪庭一手打造的宋庄美术馆开幕展,为的是看看当年的“伯乐”会办一个什么样的展览推出什么样的新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摄影展,清一色沉重而严肃的纪实风格摄影作品。更早些时候,2003年,在接受访谈中,栗宪庭表达过“倒想做做别的事,不太想做艺术了。”而在最近,他又说了:“30年后,我越来越不敢再说当代艺术了。”
如果有人把这些话理解为栗宪庭有意退出历史舞台,那么现在他又回到了舞台上,只是一退一进之间,舞台的背景完全更换了。对于栗老师调转船头,有着很多猜测,这些猜测多基于今天某一类主流评价系统之上,可以发展衍生出诸多精彩的饭后谈资,但却无法解释这位总策展人在主题阐释中为何引入“唐代古文运动”这一个案。原因无他,“唐代古文运动”中那种文人情结,不在这一类主流评价系统中。
显然,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方面注意到了栗宪庭的思维转向,而年展本身,也在转型之中。从创办之始,连州区别于平遥之处,便是强调其学术性。学术话语的运用,使得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中当代艺术作品的比例逐年增加,并在去年达致顶峰。在涉及图像的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当下,对此过快的融合,导致质疑声四起,典型的问题是,展览的标准是什么?摄影是什么?对此,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给出的答复是,“在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经历了图像观念急剧、频繁的变化,对于摄影是什么以及摄影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我们曾经信服和发明了许多种说法,而在当下,我们有些人甚至对此产生了怀疑。但是,现在面对这个问题,我宁愿回到生命的早期,在那个急剧变化初现端倪的时代,通过各种途径,我们发现了摄影……肯定、怀疑、分析、论断和学理不是为了规约和驯服摄影,不是为了榨干它的汁液,恰恰相反,它是为了警觉地坚持摄影的根本精神。”所谓“根本精神”,另一位总策展人鲍昆给出了说法:“当你按下快门的瞬间,你的照片是否反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引起社会发展的思考?”
顺着这样的思路,回到“我的照相机”,保留最基本的工具,搁置面目暂时不情的工具,“直面和见证今天的现实与人生境况”,成为今年连州年展的学术策略。而在这一策略背后,是摄影界感受到的一波波压力,用策展人姜纬的话说:“中国那些始终面对现实情形并守护摄影本质的中青年摄影师,有着三重压力,一是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文化舆论导向方面的压力,二是来自于市场的压力,三是所谓时尚或当代艺术等方面的压力。”
压力之下,连州和栗宪庭,互相选择了对方。选择是否相得益彰,是今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除作品之外的一个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