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重点打击假记者和新闻敲诈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09:44  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报记者韩为卿

  有人曾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词句来形容记者。在人们眼里,记者理应是怀抱做人的真诚理想,秉承良知 、探寻正义、扶正祛邪的历史见证人和时代记录者。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假记者急剧增多,他们行走于社会各个角落,无孔 不入、招摇撞骗……

  近两年来,河南省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持续开展打击新闻“四假”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 段性成果。但是,“四假”的浊流仍未停止暗动,尤其是假记者、假记者站在省内不断变换形式,采用更掩人耳目、更具欺骗 性的方式大行其道,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一张口就要封口费,少则几百元,多至上万元”

  近年来,一些粗通文墨的不法分子利用新闻出版管理力量薄弱、老百姓对记者大多真假难辨等因素,擅自设立记者站 或假冒新闻出版单位,以记者面目出现,非法从事新闻采编活动,有的甚至干脆撕下斯文的面纱,专门从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 罪活动,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敛财。此外,以国内报刊社名义在河南擅自设立的记者站、工作站、联络处、编辑部、 编委会、办事处、发行站等名目繁多的非法组织也大有日益增多之趋势。这些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织松散,以拉广告 、搞经营为目的,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大发不义之财。他们在所谓的采访中,敲诈勒索,少则几百元,多至上万元,数目不等, 大小通吃。

  “今年过完年,就陆续有二三十拨记者来卫辉市大小厂矿企业采访,每拨2~3人。一张口就要封口费。”新乡卫辉 城内派出所所长王会亮说。

  据介绍,从今年8月底开始,数批“记者”频频光临卫辉市,他们车前放着“新闻采访”的标识,扛着摄像机,提着 电脑,拿着“新闻工作证”等,以采访企业内部情况为名,以曝光相威胁,对几家企业实施敲诈。而谁也想不到,所谓的“记 者”,竟然曾经是临时工、司机、棋牌室主,甚至是卖肉的肉贩……为了牟取暴利,他们摇身一变,化为“无冕之王”四处行 骗。

  8月26日,卫辉市李元屯化工厂来了3名自称是“记者”的人。刚下车,“记者”就扛着摄像机对厂区乱拍一通, 随后就拿着录音笔问具体情况。随后,一名女“记者”以需要了解掌握该厂某些情况为由,找到李厂长亮出身份,自称姓宋, 和同来的黄某、田某同为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国廉政报道”的记者。厂长见状怕了,忙央求“记者”不要曝光。“给两万 元‘封口费’,我帮你把记者摆平。”3人中,田姓男子称。

  8月27日上午,李厂长来到宾馆,和田某商量金额数。因李未带现金,就立即找到宾馆附近的朋友吴某临时借钱。 但吴某发现,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的田某竟然是自己的邻居。二人随即报警。经警方询问,宋某与黄某在河 南电视台附近经营一棋牌室,为了赚钱,二人便想出了这么个生财之道。此后,卫辉市警方又连捉3拨儿“记者”,在这3拨 儿人中,有临时业务员、有“肉贩子”。

  记者了解到,就在宋某一伙落网时,曾经被宋某诈骗过的田湾砖窑厂又向民警汇报了一条线索:还有一名闫姓男子, 也以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国廉政报道”记者的身份去过该厂,骗取厂长人民币2000元。经核实,闫某为“中国廉政报 道”栏目组的聘用业务员,只是让其负责推销栏目组的光盘,根本没有采访报道的资格。据卫辉市城内派出所民警介绍,自从 今年4月份开始,该市每家工厂基本上都接待过自称电视台、杂志社的记者,更有甚者,一家工厂最多一天就能接待3拨儿, 一月能接待10拨儿。

  假记者严重损害新闻工作者形象

  “防火、防盗、防记者”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形象地说明了这些所谓记者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

  在采访中,一些省辖市或县里宣传部的朋友向记者谈了他们的苦衷。他们说,假记者难打一是因为真真假假,如某地 有一新闻由头,可能一下子拥来了一批记者,其中确实也有媒体在编的记者,这种情况下,投鼠忌器,对那些明知是假记者的 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其混迹了;二是明知是假,也不去揭穿,而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说些好话,陪着吃喝,再塞 一红包,送“佛”了事,原因是他们手里确实有当地的“负面”情况,怕被曝光。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各级党报和主流媒体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只是个别的报纸所办的“周刊”、“专刊”的版面可 能会刊发一些假记者“采写”的“负面”报道。而一段时间以来,假记者惯用的方法是:一旦遭拒,就将某一“负面”报道, 挂在网上。这些网站,除了个别是媒体所办的,大多是没有资格发布新闻的,在网上挂“负面”报道,假记者可轻易得手,而 网络管理又存在一系列的技术要求,挂容易,消除费劲,同样能给当事人造成伤害,使之有口难辩。所以,现在普遍认为比较 棘手的正是网络管理,“怕被上网”,也就使有关当事人不得不“容忍”假记者了。

  对此,有关人士指出,需要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宣传新闻出版法规、新闻采访纪律和记者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让全社 会了解掌握政策,主动配合规范新闻采访环境和行为;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切实加强记者队伍管理,严肃新 闻纪律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发现违纪问题要严肃处理;要求记者不与无新闻记者资格的人共同参与采访活动,严禁“新闻 走穴”。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已被曝光的假记者和违规违纪的记者要建立黑名单制,提起社会警示,以遏制其非法行为;要研 究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网络新闻报道进行管理,对一些非新闻网站肆意发新闻报道的应取缔。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为止,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已经派了两个调研组去有关市地调研,对全省记者进行普查,普查内容主 要包括记者的作风、职业道德等。调研普查结束后,将把调研结果形成报告上报有关部门,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对河南省记者队 伍进行整顿。此外,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明确表示,将掀起整顿记者队伍风暴,重点打击假记者及各种新闻敲诈。同时公布举报 电话(0371)69129662(白天)、65721344(晚上),发现假记者可立即举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假记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