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归来,司徒雷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09:44  南方人物周刊

  司徒雷登生前身后在中国的命运,是历史的吊诡,也是历史的教训

  令狐补充

  11月17日,司徒雷登,这位著名的民国时代美国驻华大使的骨灰安放在了杭州,下葬在一个叫半山安贤园的公墓 里。这里离他父母和早夭的弟弟在西湖边九里松的墓地不算远,但与他希望的最后归宿——燕园的未名湖畔,毕竟还有一段距 离。燕园是司徒雷登妻子的安葬地,她是当年燕京大学第一个入葬校园墓地的逝者,坟墓已经在文革中被夷为平地。

  骨灰安放仪式有美国驻华大使和杭州地方官员出席,并广为中美媒体报道。从报道中可以看到,美国媒体更注重此事 对当下中美关系的意味。而中国媒体,则在“司徒雷登魂归故里”的宽慰祝福声中,喟叹一个与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的司徒雷登 ,宛如新生地再现在世人面前。

  既然司徒雷登是中国现代史和中美关系史绕不过去的角色,这一迟到的葬仪如此引人注目,就不足为怪。当然,他的 遗愿,拖延了近半个世纪才得以勉强实现,其中的曲折隐衷,令人感慨欷歔,也很自然。司徒雷登是出生在中国的第二代美国 传教士、燕京大学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同时他还是国共内战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的美国驻华大使。他在中国大众中间具有的持 久不衰的知名度,基本上得力于毛泽东在1948年8月18日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名为《别了,司徒雷登》的著名评论,并 在此后长期存在于中学课本之上。这几乎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众多中国人对他的印象的唯一来源。司徒雷登从此成了“美国侵略 政策失败的象征”,定格在“平素装作爱中国也爱美国”,现在落得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下场的负面形象上。

  时过境迁,历史的迷雾逐渐廓清。终于可以明言,长期以来公众对司徒雷登的印象不但浅陋粗疏,而且充满偏见,且 大都是对这篇檄文的误读和误解中产生的。现在,重温《别了,司徒雷登》,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清晰地看到,无论多么重要 ,文中的主旨不在司徒雷登,所指涉的,也只是历史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而文章本身,充其量也就是那一瞬间的一个断面。 它无法涵盖司徒雷登的一生,甚至对司徒雷登在美国驻华大使任上短暂的生涯也无法定论。

  而事实上,就在《别了,司徒雷登》发表前不久,中共中央曾同意司徒雷登来北京进行非正式的接触,因美国国务院 的阻挠,未果。更早些时候,毛泽东曾在重庆宴请司徒雷登,对燕京大学培养出来的革命者不吝赞美之辞。而身为创办者和校 长,司徒雷登有“燕园灵魂”、“燕京之父”的美誉。1919年1月,他被聘请为首任燕京大学校长,此后,他作为燕大的 长期领导人,为该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司徒雷登四处募捐,为燕京大学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所宫殿式的美轮 美奂的新校园,不惜出重金延请中外著名学者如吴雷川、许地山、邓之诚、郭绍虞、顾颉刚、赵紫宸、容庚、钱穆、吴文藻等 人来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学术地位。1927年,燕大与哈佛大学合作组成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促进中美文化交 流。到1930年代,燕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学术水平最高的教会大学。

  司徒雷登提倡学术自由,要求燕大的学生既中国化,又国际化,司徒雷登还注意与学生、员工互动交流,对待学生和 蔼可亲,对待教职员工热情温暖,给许多学生和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草拟的“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的燕京校训脍炙人口 ,学校在他的努力下成了与清华北大并肩而立的名校。

  而对中国人民,司徒雷登也怀有悲天悯人之心与友好的感情。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但用司徒雷登自 己的话来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历史学家林孟熹这样评论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 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再早些时候,司徒雷登甚至是一位支持中国抗日的义士,曾被日寇关押4年之久……

  其实,要遮蔽司徒雷登更为重要的身份——一个声誉卓著的教育家和成功的大学校长,仅仅一篇文章是难以做到的。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片障目之叶离双眼要足够近。冷战下铁幕的封锁、意识形态的扭曲,特别是盛极一时的阶级斗争观念, 以及狭隘的民族观和爱国观,所造就的短视和偏见,就难辞其咎。而理智缺乏,勇气不足,理解力欠佳,洞察力低下,也是探 究和了解真相的致命伤。再加上信息的稀缺、空间的逼仄、视线的短浅,林林总总,对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加以歪曲和 改造,从而获得变形的刻板印象就在所难免。

  司徒雷登生前身后在中国的命运,是历史的吊诡,也是历史的教训。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