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88期:南水北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1:34  新京报
第288期:南水北调
  2003年1月1日,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东平湖八里湾闸的湖岸上,出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建设者们为了加快工程进程,坚持节日施工。资料图片

第288期:南水北调
2007年9月20日,丹江口水库,为加高大坝进行的四通一平工程正在进行。本报记者王申摄

第288期:南水北调
示意图

  2014年后,北京人只要拧开水龙头,就可以品尝到丹江水的甘甜清冽。这是因为在2002年12月,一个叫南水北调的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宣布:南水北调开工。

  清风徐来、远山含黛的风情,却只有在调水始发地丹江口水库才可以欣赏。

  2008年11月28日,晴,丹江口水库大坝上,成群结队的工人正在加高坝体。他们对阳光下的风景已习以为常。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地,大坝在加高后,库水基本可以通过自流而到达遥远的北方。

  南水北调,曾被认为是一个革命浪漫主义的梦想,然而在中国北方日益干涸的现实紧逼下,不仅整个设想成为可能,更成为再造中国水系的一条新龙脉。不久的将来,南水北调或许可以和黄河长江并列,有人称这叫“长江向北”。

  北方“喊渴”促调水设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南水北调还是“如有可能”的一个规划。

  而事实上,当时的北京乃至华北,远远没有当下这么缺水。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官厅水库,起初目的,就是为了防洪,因为当时的年均来水量在20亿立方米。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官厅水库只有5000万立方米左右,却要满足京西众多干渴的企业用水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0,不到全国平均值的七分之一。靠近北京的河北,则比北京更加缺水。

  在华北,整个海河流域被专家称为“干旱程度不亚于中东”。

  科学规划,从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起,在最高决策层的关注下,学界经过半个世纪的勘察和研究,一共提出了50多套方案。

  1959年《长江流域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提出南水北调总的布局是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别调水。中线工程是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远景是从长江干流调水。

  1978年10月,水电部以急件发文《关于加强南水北调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进行南水北调的规划修改补充工作上报。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开展了南水北调规划工作。

  1980年,水利部组织有关省市、部委、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教授对中线工程水源区及渠首到北京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查勘。查勘前后,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引汉工程规划要点报告》和补充报告。制订了中线工程规划科研计划,由水利部在1981年正式下达。

  1983年,国家计委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列为国家“六五”前期工作重点项目。

  长江水利委员会与各省市协作,1987年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规划报告》,重点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初期规模引水方案。

  与中线工程相辅的是,决策层选定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这三条线路,贯穿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在中国的版图上,形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水系布局。

  在方案恢弘的同时,造价自是不菲。据统计,三条线路的总投资在5000亿元左右,建设时间约为40年,调水总规模达448亿立方米。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孙旭阳报道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