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埃及《十月》杂志副主编:中国人更加自信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1:42  人民网-人民日报

  10月的第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尼罗河畔的知识出版社,与埃及《十月》杂志副主编苏珊女士轻松交谈。苏珊愉快地回顾了她前后两次访问中国留下的珍贵记忆。

  “1986年初,由于父亲工作的需要,我们一家三口到了北京,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苏珊说,到中国之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己似乎突然间从一个普通女孩成为了令人瞩目的明星,无论我走到哪里,周围人们的目光都会齐刷刷地聚焦在自己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开始,我感到很费解,总以为是自己的衣服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妆没化好,但仔细检查后发现似乎又不是这些原因”。时间久了,苏珊渐渐地明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北京,“外国人”是个新鲜事物,即使在人流如织的长安街,一天到晚也很难寻觅到几个外国人的身影。所以,外国人在北京街头被人们好奇地注视,也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一个小小的缩影。至今,苏珊仍旧记得,中国人在彼此称呼时喜欢在姓氏前加一个“老”字,比如姓张的人就叫作“老张”,姓王的人就叫作“老王”,而像她这样的外国人,则有了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统一称呼——“老外”。 苏珊说,那时的中国人很友好,但也显得拘谨和羞涩,这可能是语言不通所致。“记得有一次和家人去参观故宫,整整逛了一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游客们的注意力都会从雕廊画栋转移到我们身上,无数好奇的目光仿佛传递着同一种感叹——‘外国人也来参观故宫啊!’看得出来,中国游客对我们都很友好,似乎想跟我们打招呼,但好像又不好意思开口,或者是担心语言不通而无法交流。总之,那种交织着友好和腼腆的神态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后来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在故宫里迷了路,当我们主动向其他游客寻求帮助时,他们都表现得很热情,但苦于语言不通,他们不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最后还是一位年长的中国男士灵机一动,帮我们找到了管理人员,通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和手势动作,他们终于明白了我们需要一位向导。那位管理人员和其他几位游客一直送我们到出口处才挥手道别。”

  时光荏苒。2005年,应《今日中国》杂志的邀请,苏珊再次来到北京,这距离她第一次访问中国已经过去了近20年。这一次,她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说,中国人的友好依然如故,但和从前相比,更加自信和主动。走在北京街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人潮中不时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而周围的中国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用好奇的眼光去注视他们,往日那种面对外国人时的拘谨和腼腆一去不复返。在秀水市场,商户们熟练地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自己的商品;在大街小巷,各种交通站牌和道路指示都用多国语言清晰地标注;在颐和园、在长城,中国游客发现外国游客需要帮助,都会热情而主动地伸出援手。苏珊说:“第二次中国之行,我强烈地感觉到,中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愈发显得成熟和大气。我想,也许是不断普及和提高的外语水平将中国人身上热情好客的特质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出来。”

  第二次中国之行,最让苏珊感慨的是时隔近20年后重游故宫。不过,让她意外的是,当接待人员得知她来自埃及时,立刻向她推荐了一位会讲阿拉伯语的导游。在随后与导游的交谈中,苏珊得知,像故宫这样的著名景点,都配备了多语种的导游服务,而他们多数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因此,无论哪国游客,都可以在导游的精彩讲解中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蓬勃发展的现代气息。苏珊说:“一个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