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洗去“首富”铅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4:10  新民周刊

  撰稿·马红漫

  数次摘得胡润版“中国首富”桂冠的黄光裕,近期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证实,国美电 器董事长黄光裕涉嫌三联商社、中关村股票异常交易案被稽查。

  黄光裕起家于家电零售行业,由他一手缔造的国美电器在短短十余年间成长为业内的巨擘。按照常理而言,实体企业 资本积累的速度毕竟有限,更何况在竞争已处于白热化的家电连锁业呢?显然,单单凭借传统产业是难以支撑黄光裕跻身富豪 榜首富的,正是依靠近年来频频辗转腾挪于实体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才最终完成了黄光裕个人的财富积累。

  表面看来,光环笼罩下的黄光裕,在实体经济与金融产业两界的运作是如此的游刃有余。国美电器的前身是1987 年于北京珠市口开张的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前期经营的艰辛可想而知。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家电零售业“渠道为王”的特 征将国美电器带入良性循环的时代。在国美电器与供应商的博弈过程中,前者的强势地位日臻提高,延长付款周期、尽可能占 用浮游现金也成为国美顺理成章的财务操作。这种利用缓期付账的方式占用供货商货款进行短期融资的方式,即为类金融模式 。中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国美电器一年内到期的中资银行借款为2亿元;而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的规模却高达 143.02亿元。可见,国美电器的日常经营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并不高,通过挤占供货商的资金,类金融模式让这家公 司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免息”资金支持,并铸就了迅速扩张版图的辉煌。与此同时,渠道商要求供货方缴纳“进场费”和“促 销费用”已是业内尽人皆知的潜规则,国美电器向供货方收取的费用率更高达15%-30%。这些以“其他业务收入”入账 的盈利保证了最终的丰厚利润。

  事实上,实体产业的成功运作仅是黄光裕财富积累的开端,真正让他财富数倍增长的却是资本市场。当年国美电器为 了占据北京市场的垄断地位,不惜以高出竞争对手数亿元的资金收购大中电器,其“出手阔绰”令业界大跌眼镜。然而,黄光 裕却认为:这不算什么,大中被收购后,国美的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溢价也会水涨船高,抵补收购时 多花的成本绰绰有余。的确,近年来黄光裕通过买入资产、买入上市公司壳资源、将资产包装后注入壳资源、增值后套现,进 而在进入下一轮循环的方式赚得盆满钵满,其中最让黄光裕视为得意之作的,就是国美电器几经周转最终借壳京华自动化在香 港上市。2004年,借壳上市后的国美电器市盈率一度高达50倍,而当时全球家电零售业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4.3倍。 此举也令黄光裕的个人资产实现了几何式增长:最初投入的7.5亿元资产为他带来了80余亿元的上市公司和25亿元现金 。

  但是,这些表面看来完美无瑕的浮华,终有一日会因为人力所不逮的困局而回归本源。在此次国美电器遭受市场质疑 的危难时刻,虽然10余家家电巨头纷纷公开表示将与其同舟共济,但表面声势浩大的支持并不代表它们没有任何隐忧。在商 言商,家电企业“救驾”只是被国美零售渠道优势所“套牢”的无奈之举。倘若市场普遍对国美电器的未来表示悲观,只要有 供货商开始率先催缴货款、要求现金交易的话,类金融模式会令国美电器因面临类似银行“挤兑”的现象而出现资金链断裂风 险。而一旦公司的市场优势不再,由各种收费堆砌的“其他业务收入”将会随之缩水,公司业绩的迅速下滑也将成为不争的事 实。

  从证监会的公开表态上看,黄光裕此次受调查的主因是对股票的异常交易行为。这一异常交易是否触及法律目前尚无 最终定论,而事件的本质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股票价格从高位快速回落,也让美丽的铅华洗尽。即便黄光裕没有经历此 次调查风波,股市牛转熊的变迁也将会无情地击碎资本市场的首富梦。

  虚拟经济的光环充满诱惑,但沉迷其中却往往后患无穷,毕竟实体经济最终还是要回归实体。黄光裕事件令其一手缔 造的国美电器处于阴霾之中,而这一事件是否能够成为家电零售渠道重塑的起点,才是市场未来要耐心观察的要害。-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