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中国务实性改革值得借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4: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为世界银行中国局的局长,杜大伟(David Dollar)实际上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位积极参与者。在北京任职的4年多时间里,他不仅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他和世界银行也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宝贵的支持。由于他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兴趣和热爱以及他的经济学家背景,杜大伟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思考有着独特的视角。他认为,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称得上是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事件,不仅推动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谈到中国经验时,杜大伟着重谈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中国的改革方式。他认为,重点不在于中国改革了什么,而在于改革的方式。他说,人们往往认为中国改革的特点是“渐进式”,我认为用“务实性”来描述更准确。中国真正遵循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在改革的许多领域,先对新的想法进行小规模试点,成功后再迅速推广。最好的例子之一是先在特区开放贸易和外资试点,取得良好成效后迅速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然后再扩大到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最后覆盖全国。

  第二是融入全球化并证明其有助于加速发展。杜大伟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与其他同等人均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坚持开放进口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990年前后,当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在40%左右时,印度、巴基斯坦等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税税率则高达80%—100%。随着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将关税税率再次降低到10%以下——当时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税率仍保持在20%以上。中国对于外国直接投资也更加开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地之一。直接投资带来了新技术、管理、培训以及与全球供应网络的连通,构成中国制造业生产力稳步增长的推动因素之一。

  第三条经验是中国的投资环境令人赞叹。他说,中国有许多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目前也包括一些内陆城市,具有非常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物流和监管等环节比较成熟,成立新企业、货物进出港和通关、电力和通讯设施等都比较便利。当我们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通关所需天数、运输时间和成本等指标进行比较时,中国的沿海城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相比具有优势。

  杜大伟补充说,良好的投资环境除了缘于中国进入全球市场的意愿外,还得益于中国城市之间始终比较健康的竞争。中国具有分权化的财政体系,这使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动力来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得成功的城市吸引了投资和劳动力,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并成为其他城市学习的榜样。中国通过允许一些城市“先富起来”,建立了继续改革和改善的良好动力。

  不过,杜大伟也强调,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经验,但不能单纯靠照搬中国的做法取得同样伟大的成果。他认为最有借鉴意义的,就是中国“务实性”的改革模式。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