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词典:风靡天下的重庆火锅起源于水流沙坝的朝天门码头,也将粗犷和豪迈之气,注入到了重庆人的饮食风尚中,从酸菜鱼、辣子鸡,再到水煮鱼、泉水鸡,重庆人吃得有创意有想象,但其中的江湖精神万变其宗。
口述历史
讲述人
唐沙波
中国餐饮文化大师
一提起“江湖”,风起云涌、刀光剑影等词汇便会跳入脑中,若把美食冠上“江湖”二字,那菜名、菜品岂能缺少霸气?且看,火锅、辣子田螺、水煮鱼、泉水鸡……哪一样没有被重庆特有的麻辣滋味赋予生命。
火锅:最原始江湖菜
“火锅是最原始的江湖菜,是重庆人的最爱。连大多数外地人也对其味道赞不绝口。”中国餐饮文化大师唐沙波自称是“好吃狗”,因为喜欢吃而去研究美食文化,“改革开放初期,重庆的火锅店不多,几乎都是街边小店,以南岸涂山火锅、较场口的胖子妈火锅、小小火锅最为出名,可惜它们现在不复存在了。”
在唐沙波眼里,那时的火锅真是乡土、粗犷到家了,“菜不讲份数,讲重量,一个大土碗里就是半斤,一个人吃上几大碗不成问题。在那个年代,人均20元左右的消费已不算便宜,但火锅店的生意就跟锅中翻滚的汤油一样红火。”
火锅现在成为了重庆的名片,菜品也由肉片、鳝鱼、毛肚等10来种壮大为现今的上百名,口味、口碑闻名遐迩。
爱吃催生江湖菜
重庆人喜欢吃、口味重、爱闹热,风闻哪里出现美食,再远都会抛开舟车劳顿赶去,在排队时就算饿得前胸贴后背也在所不惜。
1984年,璧山来凤镇“游”出了一条“来凤鱼”,人们第一次在餐馆看到活鱼现点现杀,麻辣鲜香,连汤带鱼一大盆,大受往来于成渝线的司机欢迎,也很快传到了主城。“好吃”的城里人蜂拥而至,一时间来凤镇车水马龙,一场江湖饮食革命由此拉开帷幕。
“到了1988年,单从4公里长的路上有120多家来凤鱼店来看,就可以想见当时的兴盛。”唐沙波说,来凤鱼的品种花样不断出新,麻、辣、甜、酸、荔味、桔味、桂花味、菠萝味等应有尽有。“不过几年后,新建成渝高速路开始通车,来凤鱼一条街的火爆场景逐步衰退。再者重庆人好创新,东西再好吃,吃多了也会腻。”唐沙波说,重庆人对美食的触角开始向四处延伸。
说到鱼,就不能不提风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江津津福镇的“酸菜鱼”。“当地一家叫邹记酸菜鱼的店,每天要卖上千斤鱼,火了十几年,经久不衰。”唐沙波说。
成就餐饮业富翁
一道江湖菜带红一条街、带动一方经济,成就了不少餐饮业富翁,这不是传说。来凤鱼、酸菜鱼,再有沙区井口的芋儿鸡,夜半三更排队者的场景天天可见。
重庆人喜欢刺激,无辣不欢,江湖厨师们自然要变换花样儿来迎合众人的口味,于是沙区歌乐山三百梯的“辣子鸡”应运而生。“辣子鸡呀?就是在一大堆红海椒里找鸡丁噻!”这是食客们对辣子鸡最直白的诠释,戏称“红灯区找鸡”。
芋儿鸡是一大坨一大坨地啃,香嫩滋润。而辣子鸡截然相反,食客的乐趣就是跟鸡丁“捉迷藏”。唐沙波说,“此菜最成功的在于辣得食客们眼泪汪汪,但仍止不住它的诱惑,停不了筷。”
多年来层出不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饮江湖烽烟四起,啤酒鸭、乌江鱼、毛血旺、烧鸡公、泉水鸡、辣子田螺、水煮鱼、花椒鸡、邮亭鲫鱼……无一不让人垂涎三尺的江湖菜如雨后春笋般“疯长”。但好追求时髦的重庆人面对花样日益繁多的江湖菜也变得“挑剔”起来。
为何挑?为何“喜新厌旧”?“重庆人张扬耿直的性格造就了他们求新求变的物质,追奇猎怪,哪里有新鲜怪异的食物,跑得比谁都快,但热潮来得快也去得快。几十年来,江湖菜大都风光乍现,红火不可能永远持久不变。”
改革开放30年,重庆江湖菜风云变幻莫测,菜品随着不愿墨守成规的食客们的心态层出不穷,从粗犷到精致,从初级到高级,从追求刺激到向往高雅,唐沙波认为,再豪爽的重庆人也不会一味地追求“草莽”,要将江湖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必不可少,“社会、人、餐饮市场都日趋成熟,重庆人越来越追求时尚,如何将大众消费与时尚相结合,值得大家思考。因为重庆江湖菜需要的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坚挺弥久。”图/陈浮 制图/张异
啤酒鸭盛行于1992年,南岸七公里
毛血旺盛行于1996年,沙区磁器口
万州烤鱼盛行于2004年,万州
辣子鸡盛行于1990年,沙区歌乐山
乌江鱼盛行于1998年,涪陵、黔江
太安鱼盛行于1994年,潼南太安
邮亭鲫鱼盛行于1997年,大足邮亭
水煮鱼盛行于1996年,渝北两路
泉水鸡盛行于1993年,南岸南山
辣子田螺盛行于1997年,九龙坡白市驿
来凤鱼盛行于1988年,璧山来凤
酸菜鱼盛行于1988年,江津津福
莫怀戚:每月二两酒票不够喝
“改革开放前,米分上、中、下三等,最好的上米也比现在超市中卖的最便宜的大米差许多,下米就更恼火,里面肯定有耗子屎。”莫怀戚说,“而蔬菜则要看月份吃,哪像现在有温室,每一季节都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蔬菜。”
“我是个好酒之人,以前每人每月二两白酒票,不够我喝呀,我就经常向不喝酒的朋友要酒票。”莫怀戚说,“而现在,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但要以健康为主。”
尽管生活好了,但莫怀戚最喜欢的肉菜还是红烧肉、回锅肉等家常菜,“以前几天才吃一次肉,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打牙祭’,现在基本上很少听到了。”
30年前吃粗粮为饱腹
30年后吃素菜为健康
一盘凉拌雪皮菜、两块鱼肉、一碗菜汤,就是51岁的陈渝为自己准备的晚餐,别以为这是30年前的生活状态。陈渝说,这主要是为了健康。
陈渝说,30年前,自己跟父母和弟弟一起生活,每天餐桌上摆的大都是两菜一汤,米饭里也会放些萝卜、青菜之类的蔬菜来饱腹。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餐桌上总会看到肉片汤或鸡蛋汤,粉蒸肉等隔天就会享受一次。可惜仍没有鲜鱼可吃。”进入90年代后,大鱼大肉就随便吃了,只要有钱,可以天天过节。
两三年前,陈渝逐步放弃了肉食菜,“餐桌上的菜品又回到了30年前,以粗粮和素菜为主。”陈渝说,“以前是粮食不够菜来凑,现在是营养不够菜来凑。”
本组文/本报记者 朱阳夏
讲述人
陈渝 重庆某厂负责人
讲述人
莫怀戚 重师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