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词典:夜生活,是现代都市人群的自然生态,而酒吧、迪吧是夜生活的标志性场所。位于两路口皇冠大扶梯顶楼的“城市之光”,是重庆早期夜生活最具人气和规模的标杆。“城市之光”璀璨一时却又迅即转入闭门谢客的黑暗,是青春激情的不竭释放,也是夜重庆的暗流涌动。而如今,所有这一切,已经转战较场口得意世界,继续燃烧。
日落时分,整座城市在夜色中蠢蠢欲动。夜景、啤酒、卡拉OK……对忙碌的城市人来说,白天是工作,夜晚才属于生活。如同清汤上漂浮的油花,不经意的那么一两点,足以让生活这碗汤不再清淡寡味。
城市之光
早期夜生活代表之作
重庆的夜生活,最早起源于渝中区的酒吧、迪厅,80年代后期陆续从大田湾周边及八一路上零星的小酒吧,慢慢发展到霹雳情、JJ迪斯科、大门广场等初具规模的夜场。1998年开业、位于两路口皇冠大扶梯的“城市之光”,俨然是重庆早期夜生活的代表之作,在其经营的两年中声名显赫。
作为“城市之光”的全程策划,陈韬依然记忆犹新。1996年,几个时常玩在一起的朋友有了做酒吧的想法,那个时候,重庆仅有一两个酒吧和演艺吧,且规模都不大。
1997年底,陈韬他们偶然在两路口发现了皇冠大扶梯顶上三层的招租广告,1998年夏天,占地三层楼,可同时容纳近万人进场的“城市之光”开门营业,之后,更成为重庆夜生活的人气标杆。
如果说“城市之光”的名声在1998年冬天之前仅仅限于重庆,那么一个偶然事件则让它拥有了全国名声。1998年初冬,尚身处甲B的辽宁队客场挑战重庆红岩队欲一战冲上甲A,但红岩队的顽强抵抗没让他们得逞,李铁等一帮球星到“城市之光”借酒浇愁,后与保安发生冲突。混战中,双方都有人员受伤,最后由警方出动才平息事端。那是足球在国人中很受宠的岁月,本报独家披露此事后,全国球迷都来声讨国脚泡吧,“城市之光”也借此名声大噪。后来,很多外地球队和球迷到重庆后,都会特意去光顾“城市之光”,甚至在其停业后,仍有人记得这家“名店”。
口述历史
讲述人
城市之光全程策划 陈韬
得意世界
重庆娱乐业的风向标
1999年起,重庆的夜生活一派风生水起。当年11月28日,得意世界完工,银河璇宫KTV、零点酒廊、故事村等知名夜店同时开门营业。
之后,名门、爱上吧等相继入驻得意世界,得意不夜城的影响逐渐在全市扩散,俨然成为丰富、前沿及多元化的城市享乐标签。2005年,在解放碑CBD(中央商务区)持续升温之时,渝中区又抛出全新概念—————CED(中央娱乐区),即把得意不夜城打造成重庆中央娱乐区的核心区。
同年,在提出将得意不夜城打造成CED中央娱乐区核心区之后,渝中区又斥巨资引入CIS(企业识别系统),将大到形象标识、广告推广语、外形包装,小到娱乐场所的消费卡、路牌、员工服饰都采取统一标识。
2005年,得意不夜城进入发展鼎盛时期,更成为重庆娱乐业不可替代的时尚地标。刘嘉玲在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好奇害死猫》时,经常在得意不夜城出现。吴宗宪有一次在重庆过生,还大手笔包下了得意一酒吧开生日PARTY。魏骏杰、高曙光、张靓颖等都曾流连其间。
2008年,得意不夜城已经拥有7家酒吧,11家KTV、会所、俱乐部和8家餐饮、休闲、电玩场所。9年来,得意不夜城积淀下来的那份休闲与情调,不仅浸润了整个渝中半岛,也改变着这座城市的节奏和步调。
讲述人
重庆得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敏
泡吧人物秀
悟心,男,36岁,某公司部门主管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泡吧的情景还是有些尴尬,那时我还是个小青年,因为女友的移情别恋整天伤心欲绝。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决定放纵一下自己。不知道有朋友记得JJ不?那会儿很流行Disco,第一次在舞池里扭动身体,加上音乐很有感染力,感觉所有的烦恼都被甩掉了。还学别人去要人家小姑娘的电话,结果被白了一眼。
工作之后,经常去的就是纽卡斯尔。听听那里的原创和英文歌曲还是不错的享受。年龄大了,喜欢坐在咖啡吧和小啤酒馆里,也别有一番滋味。我这个年龄的人去泡吧,已经和情绪宣泄无关,更多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享受。
严飞,男,28岁,公务员
喜欢泡吧的原因很简单:啤酒、音乐和朋友。第一次泡吧是在几年前,单位出差到常州,一个很小的酒吧,台上有女孩唱英文歌,很怀旧的那种,几个同事叫了几打酒,然后猜拳喝酒,最后只剩下我是清醒的,由我买单和数发票。
每当疯狂的迪斯科音乐响起,迪厅沸腾的场面让我又有了某种热情。夜晚,劲舞中我忘却了工作的烦恼;白天,又回到繁忙工作中,做那个努力打拼的我。
林林,女,17岁,渝中区高二学生
我是去年开始迷恋上泡吧的。最初泡吧是因为无聊,班上的几个女同学便一起风风火火的去了BABI。那里俊男靓女超级多,环境也很现代时尚,就是太拥挤了。我们在泡吧之前都要刻意打扮自己,尽量让自己闪起来,有时会有男生跟我们搭讪。
泡吧成了我的必修课。K7、苏荷也都是我常去的场子。尽情舞动的时候,那是一个不一样的我,热情,放松,肆意,没有任何的束缚。泡吧,让我这个丑小鸭变成了闪光的白天鹅。
本组文/本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江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