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月
DU SHU YUE
重庆词典: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均年读书量是4.58本,而重庆只有2.7本,不管你承不承认,重庆的读书空气稀薄,城市品位不足,是一种尴尬的现实。所以2008年8月那场以“书香重庆”为主题的“重庆读书月”活动,才具有那样隆重的意义,有人甚至兴奋地将其命名为“一座城市的文艺复兴”。
重庆文学正在苏醒
李元胜是上世纪80年代人文思潮的见证者。
当时在重庆大学读的虽是工科专业,但李元胜一直坚持以泛读的方式阅读,这是他30年读书生活中一道不变的轴线。
回忆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庆文学,李元胜说,当时重庆文学影响比较大的是诗歌和报告文学(比如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其中重庆更因为一批天才诗人的聚集,而成为全国的诗歌重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傅天琳、李钢等人,还有以柏桦、张枣为首的一批实验诗人,还有更年轻的校园诗人。
那么,重庆文学的现状是一种什么面目呢?李元胜认为:“重庆文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喷发后,随着文学人才的大量流失,已转入低谷盘整期很久,如今的重庆文学在谷底酝酿着复兴。”
小说方面,李元胜特别提到了莫怀戚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和刘小海的极短篇小说集《呓语症》,他认为把这样的作品放到全国文学竞技场,也同样优秀;诗歌方面则有一个极具实力的以何房子、宋尾、刘东灵为代表的青年诗人群体;而在散文方面,张于的《手写体》也表现了重庆散文家的实力。
李元胜说,重庆文学正在慢慢苏醒,告别严冬,暖春正渐渐走来。
讲述人
著名诗人 李元胜
网络书店的冲击很猛
许多城市都有至少一家供读书人“约会”的场所,比如北京的万圣、上海的季风、广州的学而优、南京的先锋书店、杭州的枫林晚、台北的诚品。对重庆读书人来说,这个“约会”之地是精典书店。
在重庆,精典书店一直是和杨一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大学毕业后,杨一先在重庆一所高校当教师,后来下了海,做过广告、房产等生意。1998年,出于对书的热爱,杨一投资100万,在解放碑开了一家书店,取名“精典”,这店名有几层意思,“精”字一是指图书是精神消费品,二指卖的全是好书,取精华之意;“典”则有典籍、问典之意。
书店开张后,每进一本书,杨仪说他都要亲自“把关”,要自己认为有阅读价值之后,才摆上书架,这十年,他一直坚持这么做。
杨一说,眼下像“精典”这样以人文社科主打的学术书店,正面临网络书店的冲击。比方说精典的会员,购书只能打到9折,而在当当、卓越这样的网站购书,不仅可以享受85折或更低的折扣优惠,还可送货上门。在这样的冲击下,精典书店在2008年的业绩开始下滑,而在此之前的9年,精典的销售额是一直呈增长态势。杨一说,现在当当和卓越的市场份额差不多在15%左右,如果达到20%,全国3000家书店就要关掉1000家。
本组文/记者 冯伟宁
讲述人
精典书店老总 杨一
读书月是一个引导
不管我们在嘴上多么否定,但必须承认:在整体文化修养方面,远比江南、近比成都,重庆还有不小的差距。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均年读书量是4.58本,而重庆只有2.7本。
雷平说,虽然重庆在体制上直辖了,但干部和市民的素质离“直辖思想”还有一定距离。于是,政府开始想办法刺激市民的阅读欲望,将每年8月定为“重庆读书月”。
今年8月,首届重庆读书月开幕。雷平说:“其实,读书月不仅在每年的8月开展活动,其实,从每年的1月到12月都有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在新华书店诞辰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博物馆日,新闻出版局都会通过新华书店系统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
从数据对比看,通过全国书市和重庆读书月活动的举办,变化显著,市民图书阅读率由2005年的24.8%上升为2008年的56.9%,比全国平均高8.1%;人均阅读量也上升为4.9本/年,比全国平均多0.32本。
雷平说:“读书月是一个引导,一个概念,仅仅是响起一个文化闹钟而已。”雷平说,提高干部市民整体素养,政府有引导性,关键还要靠个人自觉。
讲述人
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