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福建,如何不被“边缘化”,如何直面现实寻找突破,决策者如何提出海西战略,它又如何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省政府智囊人士解密海西的“前世今生”
引言
持续运作求先行,为福建的改革开放掀起又一页辉煌。
无论是解放思想的30年大突破,还是改善民生的30年大提升,还是生产力进步的30年大发展,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续运作的累累硕果。
与您一路回顾与重温福建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好字当头的光辉历程之后,本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海西潮涌》,今天起带您一道开启第四篇章,也是最后一个篇章———“持续运作求先行”。
改革开放30年间,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我省十分注重持续运作,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到加快建设两个先行区的成功实践,再到提出“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发展理念,充分证明只有持续运作,才能做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把福建建设好,把海西建设好,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N本报记者薛辉王浩志2004年1月,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卢展工亮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的亮相。
四年的时间,海西战略逐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海西已成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如今,海西已成为一张最生动和最富魅力的名片!上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向我们娓娓讲述了海西的“前世今生”。
“海西的提出,正是凸显福建对自身优势与条件的认识和自信”
在2004年1月初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卢展工提出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海西”是指台湾海峡西岸的以福建为核心区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
“它的提出,正是凸显福建对自身优势与条件的认识和自信。”杨益生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发展思路虽然较清晰,但更多地局限于建设自身。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念山海经”;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南北拓展、中部开花”;1995年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主要指闽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世纪,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构想,对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战略部署。
“早在2002年的时候,福建就开始做大量的调研,希望能够提出新时期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杨益生说,福建几乎与广东同时启动改革开放,两省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是很大,但二十多年后,经济规模却相差很大。从地理版图上看,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福建,总体竞争力相对较弱,已成为两大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相对洼地”。而当时全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朗的三大经济区域———两大三角洲和京津冀经济区。面对这种发展态势,福建省必须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否则,就会落后于其他省区,甚至被“边缘化”。
“福建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为将来构建环海峡经济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直面现实,寻找突破,成为决策者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福建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海西战略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战略与过去思路最大的不同是,福建改变过去二十多年主要着眼于本省行政区划内经济建设的“行政区自我崛起”的发展路线,致力于走以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线,把福建放到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对接的意义上去认识,它可促进环海峡经济圈的发展,推动两个三角洲和环海峡经济圈的融合,福建从一个看似“边缘化”的尴尬位置,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而这个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望,也有利于推动祖国的统一大业。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有八成的台湾居民祖籍地在福建,这种特殊的渊源关系决定了福建在两岸统一大业中的战略地位。杨益生说,从“繁荣带”的提法上升到“经济区”,这不单是一个提法的变化,体现了福建欲借助对台优势做强做大区域经济的意识。“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来看,福建如果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形成一个低谷,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是很不利的。福建的作用发挥得好,将为构建一个整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体提供可能,也为将来构建环海峡经济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海峡西岸’提到如此重要的经济战略位置,是因为福建与台湾缘分不浅”
在2004年年初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卢展工亮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同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57名全国人大代表在时任副省长黄小晶领衔下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此举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之所以把‘海峡西岸’提到如此重要的经济战略位置,是因为福建与台湾缘分不浅。
它离小金门最近1公里,离大金门最近8公里,离马祖最近6公里,离台湾本岛最近128公里,这个地缘优势哪个地方有?”事隔两年,在“海峡西岸”被写入中央文件后,现任省委书记的卢展工这样解释。
福建的声音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与福建代表团的代表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福建把“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目标定位提出来很有创意,有利于福建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接,将对全国的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2004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专程来闽调研福建的港口问题。同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率领政协常委视察团赴福建,作了9天的专题调研。回到北京之后,罗豪才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就福建的“构想”进行汇报。他强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有经济意义,更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他的报告很快得到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批示。
随后,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纷纷来福建考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这成为一个强烈的信号,随后,众多部委领导接踵来闽考察,提出一系列支持海西战略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海峡西岸”写入其中,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得到中央的认同。2006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分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规划。至此,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乃至由党的主张转为国家意志。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再次得以凸显。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海峡西岸”再次写入中央《决定》。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海西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胡锦涛是在报告的第十部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谈到支持海西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