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网络搜索国内慈善业界,不难发现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慈善组织,但很难找到温州“红日亭施粥摊”这样高龄的慈善“组织”。他的发起人温州人朱永麟(82岁)和叶宝春(80岁)同是食品厂的退休工人、张明生(72岁),是无线电厂的退休工人。他们的义举连日来引发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
“施粥摊”是23个老人的慈善事业
“温州红日亭施粥摊”座落在温州市江滨路和环城东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红日亭”是温州市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之前的一个建筑面积大概30多平方米的亭子,这个施粥摊实际上是一个“伏茶”点,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在温州,每个凉亭里或者热闹点的地方,三伏天都有老人们自发地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去年由于天气特别热,老人们的最高记录是一天烧茶水11吨。
据朱永麟(社区里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尊称他朱老师)介绍,他是3年前加入这个团队的,“红日亭施粥摊”从送伏茶到送粥是从2006年8月开始,他和张明生、叶宝春是发起人,后来加入了一位女同志。他和几个老人聊天的时候,说到很多外地人,特别是在街上拣废品卖或者讨饭的一些人,不能吃到一餐正常干净的饭菜,大家商量着是不是可以煮点粥给这些人喝喝。
当然,办施粥摊比供应伏茶要麻烦很多,所需要的资金也多得多。朱永麟首先自己掏了1000元,和叶宝春、张明生等人拍板决定把施粥摊办了起来。3800元买锅买炉,再加上锅碗瓢盆,大概4000-5000元钱的样子,都是他们从自己的养老钱里省出来的,那时候来吃的人没现在这么多,老人们的善举陆续得到一些好心人的捐款捐物,红日亭施粥摊就这么慢慢长大起来,目前有义务老人23个,年龄最小的60岁,喝粥人的规模也由当初的几十人,发展成了今天这个近600人的规模。
红日亭施粥摊早上送粥,中午和下午则是老人们的活动场所。一台播放机正在播放温州鼓词(有几百年历史的民间曲艺),粥棚里外或坐或站的有好几十个晒太阳的老人。
随着老人们的“事业”越做越大,一些周围社区的邻居不断的为他们送来米和钱,甚至很多路人在明白老人们的善举之后,也会给一些捐款,还有一些人定期的给他们送一些钱过来。在钱款有剩余的情况下,老人们也定期的给福利院和聋哑学校的孩子送去一些礼物和钱,给红日亭所在的永东路社区和华盖山社区的困难户送钱、米、油等急需物资。
老人们的粥不单是送人喝,他们平时自己也一样喝,来喝粥的人每天都会有新面孔,但80%的人是经常出现的,为了保证卫生,所有的碗筷都经过消毒,并且在碗上有套一个塑料袋子。碰到一些盲人,老人们会装好粥和菜,送到盲人的手里,吃好了还可以再装。
义举转换成慈善
由于早上起早,会让周围的居民睡不好觉,所以每天下午3点老人们就开始熬第2天的粥,每天要煮18个大高压锅,装满5个大保温桶,大概要七、八十斤米,还要准备花生米等11个小菜材料。每天6点,负责炒菜的老人就要到厨房和师傅一起炒菜,7点半,大家将粥、小菜、碗筷、桌椅搬上两辆三轮车,出发到500米外的红日亭施粥摊准备。8点左右粥摊开始喝粥,此时,红日亭施粥摊的棚子下,男女老少都自觉地排起了队。
红日亭的总负责人,叶宝春家由于拆迁住在杨府山,每天要坐10站公交车到红日亭。朱永麟有3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住在别处,老伴已经去世,他一个人住在红日亭边的房子。这次四川地震,他两次共捐款1500元,现在他每月有1400多元的退休工资,烟酒不沾,平时肉都吃的很少,鱼也不吃。
红日亭的这群人里唯一有补贴的,一个是老人们的智障“儿子”建光,另一名是62岁的炒菜师傅,他们每月有700元补助,其他全是义务帮工。红日亭粥摊,是因为老人们当初的个人善举而形成,由于一些陌生人的捐款而改变了老人们的身份,但从接受捐款的那一刻起,老人们也自发的让这些钱越来越透明。
“12月2日,当天收到捐款3100元”。每一笔收款,老人们都会给一个收据,并公开捐款人的名字,不留名的也要公示钱款数额,在粥摊现场接受捐款的是朱美华(75岁)。记者了解到,不算捐赠的大米,2007年一年这个粥摊的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
12月3日的早上,记者看到,来喝粥的人有回收废品的、拣垃圾的、装修工人、乞丐、流浪者、寺庙的僧人等,附近的一些居民也会到这里喝粥,有些不想做早餐的老人每个月会给粥摊几百块钱,他们也天天过来这里吃。
在这个粥摊上没有地位之分,有衣冠不整的,同样也有衣冠楚楚的。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都可以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