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杨汛)气势恢宏的大水法、精美绝伦的西洋楼……在被战火焚毁100多年之后,圆明园内的景观和建筑将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得以“虚拟重建”。在昨日召开的2008年北京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上,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透露,圆明园“重现辉煌”旅游开发项目面向社会招标,这个总投资额1.29亿元的项目将通过建造放映厅、视景仿真等方式,让游客们得以“看”到圆明园的原貌。
数字技术“视景仿真”
镜头从圆明园正门前缓缓升起,以俯瞰的角度从上空掠过圆明园,观众们的视觉也被带领着,逐一欣赏到修复一新的大水法、西洋楼、正觉寺……昨天上午的北京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海淀展台前,不断播放的圆明园“虚拟重建”视频引来了众多观众。
“所谓‘虚拟重建’,就是利用视景仿真等多媒体高新技术,通过建造立体电影放映厅、播放三维圆明园软件等方式,来重现圆明园原貌,对于部分景观进行虚拟修复。”据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介绍,近年来,通过计算机虚拟技术“还原”出一个圆明园,已成为社会的广泛期待,因此园方决定推出这一项目公开招标。
除了数字放映厅,一款由清华大学专家参与设计的神秘“望远镜”也在该项目中出现。“这种望远镜采用尖端的透镜和数字结合技术,将设置在大水法等实景附近,游客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将不再是现实的残破的大水法,而是一个虚拟的全新的大水法。”陈名杰表示。
搭建放映厅不占古建
据了解,这个“虚拟圆明园展区”将开设在圆明园南部的绮春园宫门附近,总占地约3000平方米,是由近几十年的工棚等临时建筑改造而成。“这些临时建筑并不属于古建,目前闲置着,用于建造立体电影放映厅等硬件设施非常合适。”陈名杰表示。
而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已有《西洋楼铜版画》的铜板再造、一套共144块《(乾隆)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石刻再造、以及《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仿真制作等三个新项目在推介会上推出。“这些珍贵文物转化成旅游商品,对于游客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陈名杰表示。
项目建设期一年半
圆明园管理处透露,“虚拟圆明园”项目总投资为1亿多元,而3个旅游商品项目投资各3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1.5年。“目前圆明园每年接待游客100余万,年平均创造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这对于新项目的盈利能力将起到很大的促进。”陈名杰表示,预计项目完工后年收入将达到3100万元,年净利润达到560万元。
“目前,已经有4、5家投资商来找我们洽谈合作项目,园方也将给予独家合作资格,提供相关文史资料及研究成果等帮助。”陈名杰表示,预计最快到明年暑期,游客们就将欣赏到“虚拟重建”后的圆明园,购买到这些旅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