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海外游客撤离纪实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凌朔、张秋来、钱春弦、谭晶晶发自(泰国)乌塔堡、北京 12月3日早晨8时23分,当东航MU548航班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安全着陆的一瞬间,所有参与营救滞泰同胞的机场工作人员踏踏实实地舒了口气。至此,最后一批滞留泰国的248名中国公民平安抵达了国内。舱门外,等待他们的亲友正手捧鲜花,翘首以盼。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海外游客撤离行动。从11月29日起连续五天,中国政府共派出了12架次飞机,接回了自泰国关闭曼谷国际机场以来滞留于当地的3400多位中国公民。
“太好了,回家啦!”一名年轻女游客走出机场,兴奋地喊道。而在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主任何平和他的同事眼中,“回家”这两个字的背后,凝聚着国内外数万名工作人员争分夺秒、通力合作的汗水和辛劳。
40分钟敲定派机方案
连日来,泰国反政府人民民主联盟示威者包围了国会大院、总理府、廊曼机场和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导致曼谷与外界航空交通联系全部中断,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大量外国人滞留。泰国政府不得不指定曼谷附近的乌塔堡机场为各国疏散滞留曼谷旅客的机场。
“由于滞留人数众多,事发时正值周末,所以时间格外紧迫,头绪也很繁杂。”根据何平的回忆,外交部11月28日中午收到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就滞留游客的情况汇报后,国务院有关领导立即做出批示,要求外交部会同民航、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急事急办”。
“组建特别航班,包机接人。”仅用40分钟,各部门就做出派特殊航班接回滞泰同胞的决定。任务下达后,承担撤回滞泰同胞的4家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着手制定飞行计划。
“程序正常吗?油料够不够?航路如何?”11月29日上午,彻夜未眠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奔走在各个岗位,为航班执行做最后的冲刺准备。
此时,各公司在曼谷的营业部也紧锣密鼓地忙碌起来。
“人在阵地在。”连线《国际先驱导报》时,国航曼谷营业部总经理鄂文信声音沙哑。他说,自己所在的工作团队已经16小时水米未进。因为要使更多旅客了解国航班机的信息,需要不断通过中国驻当地的使领馆沟通;因为有太多的旅客急于启程,需要打破常规办理各项票务手续;因为乌塔堡机场不足200平方米的候机室挤满了上千人,需要维护现场;因为机场接待能力不足,需要紧急协调机位……
“超超负荷!”乌塔堡机场的一名中方工作人员如是概括。
飞机盘旋半小时才降落
11月29日中午12时37分,国内首架营救飞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泰国,机上配足了餐食和饮料,为滞泰的中国公民捎去了祖国的关心。这,也拉开了中国空中营救滞泰游客的序幕。
“到处都是人!”本报记者沈敏对营救第一日的机场混乱情况记忆犹新:黑压压的人群艰难地排队通过狭小的安检口,即使身体保持直立,也难以避免和前后乘客的肢体接触。在各国航班停靠的机场跑道上,大飞机中间穿插着小飞机,还有数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
执行南航营救任务的机长孟庆荣尽管此前飞行经验丰富,并曾经备降过乌塔堡机场,但对当时拥挤的现场景象还是吃了一惊。“我没想到那个小机场有那么多飞机。一架挨着一架,几乎没地方停了。我们降落后在滑行道上等停机位就差不多等了一个小时。”孟庆荣说。而落地之前,由于机场没有雷达指挥系统,他只好驾驶着飞机一直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半个多小时。
“整个机场就像联合国,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四五千名各地旅客挤在同一个地方等候回家。我们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因为很快等来了自己国家的包机。”来自广州的滞泰游客莫先生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