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10:34  人民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基本内涵是: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 社会安定团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第一次把和 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起来,从而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 展的思路。

  这一提法和思路,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高度认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 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巩固党执政的社 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当前的中国改革处在关键期,经济、政治的矛盾,也都在社会层面聚集和反映,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而 同时,国际环境方面,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是否具有这一能力,这是对执政的共产党的严峻考验。党的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全面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2)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4)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5)坚 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