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的出现带来了一场消费方式的革命。而在广东市场,这场消费革命的引爆者就是香港零售企业百佳。
1984年,香港百佳首次进入内地市场,中国的第一家“超市”由此诞生。在深圳市招商局的要求下,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旗下的百佳在深圳蛇口开出了第一家超市,在当时,超市只是作为蛇口开发区的配套设施,目的是优化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内地消费市场的变革由此开始。
广州友谊董事长房向前回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外国人到中国可用外币兑换“外汇券”,并到特殊的地点,如友谊商店,购买当时人民币无法购买的紧缺商品。记得当时,广州友谊不让内地人士进入,可是很多香港人都是来此给广州亲友买东西的。于是就在友谊商店门口,天天会上演里面的港人高举着各式商品冲着门口的亲友大喊“这个合适吗?”的喜剧情节。
超市里柜台敞开式的服务,对所有消费者来说可谓是一种全新的购物理念,对传统的购物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大促进了本土零售业的改变。一时间,一股开超市的风潮在广东市场风起云涌。但此时,百佳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反应。由于百佳照搬香港模式,开店面积大多在1000平方米左右,经营的也大多是进口商品,很难适应内地市场,上世纪90年代末期,百佳开出的52家分店大部分关门。
反思之后,百佳对其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整。
2000年,百佳在广州的中旅商业大厦开设了第一家新一代百佳店。新店甫一推出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百佳中国区公关部经理廖穗湘还记得当时在中山六路开店时,市民在门口排起了上千人的长队。对于广州的师奶们来说,眼前的这个卖场里,生鲜食品竟占了商品总量的一半,品种多达3600个。“真像个标准、卫生、无异味的高档‘肉菜市场’。”
百佳主攻生鲜不但引得师奶热捧,也令广州市政府考虑到一个新的模式。广州市政府力推的民心工程———387个肉菜市场全面超市化的改造计划由此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