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州市曾出现一次大的气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07:09  大河网-大河报

  我省“气短”急需解决

  2006年冬季,郑州市曾出现一次大的气荒,居民打开炉灶,微弱的火苗奄奄一息,根本烧不沸水、做不熟饭。郑州燃气公司只好到新疆广汇用4元多1立方米高价购买液化气,用汽车拉回郑州充到燃气管道中补充气源。

  今年郑州、新乡等地无奈作出限制居民用气的办法来缓解气荒。郑州每年还新增大约2万户天然气用户,燃气短缺的矛盾日渐突出。

  为保证居民用气,我省多名副省长每年都要进京寻找气源,省发改委也作出各种规划方案,欲从四川、辽宁等地引气进河南,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每到冬季,我省还是“气短”。

  省发改委所作的“河南省2008-2012年管道天然气需求预测”显示,2008年全省预计用气175亿立方米,2009年209亿立方米,2010年233亿立方米,2011年261亿立方米,2012年为303亿立方米。4年要新增用气量128亿立方米,全省平均每年要新增用气32亿立方米。

  气!气!气!我省急需解决燃气短缺问题。

  主干线纵贯河南中西部

  据省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第一条跨国能源大动脉。国内部分管道线路系统包括1条主干线、8条支干线,线路总长度1.7万多公里。

  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线原规划从河南西南部地区斜穿过境,在邓州设分输站,然后建设支干线向河南中西部地区供气。省发改委认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线应从河南省用气负荷较大的西部、中部、南部地区经过,提出了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南阳的宏观线路走向。经多次向国家发改委汇报并与中石油沟通,中石油和中咨公司有关专家采纳了我省的建议。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线河南段具体为:经由我省三门峡灵宝市入境,过陕县后进入洛阳市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汝阳县,然后进入平顶山汝州市、宝丰县、鲁山县、叶县,再入南阳市域,依次经过方城县、社旗县,最后由唐河县进入湖北省境内。

  根据规划,西气东输二线西段2009年6月建成具备通气条件,2011年6月底全线建成通气。我省地方支线工程计划2010年上半年全部建成,中石油在2010年上半年先期向我省供气。

  支线输气到郑汴和商丘

  西气东输二线建成通气后,我省每年将新增40亿立方米的气源。

  据省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07年7月17日,中石油集团公司与土库曼斯坦相关部门在北京签署了中土天然气购销协议等。根据协议,在未来30年,土库曼将通过规划实施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据介绍,西二线工程原规划2015年每年给河南分配气量15亿立方米。经努力争取,2007年12月,我省与中石油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油同意利用西气东输二线向我省每年提供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中石油在我省境内规划建设1条输气支干线,线路走向为鲁山—薛店—开封—山东泰安,在薛店与“西一线”管道联络。该输气管道在我省境内主要供气区域为郑州、中牟、开封、商丘等,并通过我省向山东境内部分城市供气。

  该输气支干线具体规划为,管道自鲁山加压站引出后,向东北方向敷设进入宝丰县,经平顶山郏县进入许昌禹州市、长葛县;再经郑州新郑市、中牟县进入开封市域;在开封市域,输气管道先后经开封县、兰考县、杞县进入商丘市民权县,最后再通过兰考县进入山东境内。

  根据安排,我省2008年10月~12月完成各输气支线、相关场站等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我省配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及相应的核准、审批工作;2009年6月~12月,完成中牟、开封分输站地方支线建设项目的施工、验收及系统的调试运行;2009年6月~2010年5月,完成三门峡、洛阳、平顶山、南阳分输站地方支线建设项目的施工、验收及系统的调试运行,2010年上半年全部建成通气。

  豫北用气另有“路”

  我省西部、南部和东部的用气问题将得到解决,豫北地区的用气如何办呢?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豫北居民不用担心。从1985年以来,我省利用中原油田天然气资源优势,已建成并投产运行天然气、煤制气长输管道,如中原油田到中原化肥厂、安阳、开封、郑州、博爱等共18条,总长度约2129.3公里。另外,国家规划的鄂尔多斯至济南天然气管线,途经豫北安阳市、濮阳市,并从安阳引出到洛阳的支线。鄂尔多斯的天然气资源,能够满足我省豫北各类用户的需求。

  来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