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今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所开展的集体学习活动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制度。十六大以来,集体学习的次数已超过50次,仅今年一年已达到了9次。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共产党提升执政能力的背景下,所经历的一种专业化决策过程。
学员是中国政界的最高决策人,讲者是各个领域的专家。这种集体学习本身就大有看点。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所面对的问题从“革命”命题转向“执政”命题。30年来的执政思维从“破”到“立”,从“泛”到“专”,从摧毁到建设。而“立”什么,怎么“立”?问政于专、问政于民,就成为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一种来源。
从集体学习本身来看,这种学习有非常明确的现实指向性。一方面,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都是与执政热点和民生热点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讨论最多的法制建设、金融安全、国际战略,还是非常专业化的科技动向、非典防治,都直接与中国现代化所面对的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所面对的执政命题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集体学习的主讲人,都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不是简单的礼贤下士,而是尊重专业的表现。诚然,在学术界对于任何一个热议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是集体学习制度的形成,能够为各种学术思想转变为最高层的决策依据提供新的政策平台。这些学者和专家的意见,往往能够最终形成国家决策。而在这些主讲人中,也逐渐走出了曹建明、万钢等专家型部级领导干部。
当然,这种集体学习同时也成为一种决策层统一认识的新途径。在传统政治决策中,党内外统一认识主要依靠各种会议和精神传达,也就是上情下达。这样的决策过程速度快,但效率反而不一定高。
而今天的执政环境、执政理念已经要求政治决策不再只是单方向的。各种利益集团的显现和各个阶层利益的反复博弈,使得专业化决策成为最科学的一种发展方向。
来自专业研究第一线的声音进入最高层,使得最高层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体察民意的渠道。各种基层问题也能够通过集体学习进入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专业化决策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管理思维,同时又能够增强党内民主和决策理性。这种专业化决策改变了原有决策格局,具有非常明显的示范效应。
在政治局层面的集体学习开展之后,各地方领导部门也都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类似的学习。“问政于专”的政治态度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进步。
时至今日,对于中国的执政高层来说,他们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全方位的。全方位的问题未必能催生全方位的人才,却能够催生全方位的应对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局的集体学习是现代专业化决策的催化剂。
□石嘉(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