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拉萨12月10日电(刘有飞 张洪祥)如果不到日喀则,不算是真正到了西藏。如果不到岗巴,就不算真正到了日喀则。如果不到岗巴边防营看看,就不算到了中国的边防。
这是西藏军人经常讲的一句话。
岗巴,在藏语中意为“雪山附近的地方”。不过这里的雪山跟云南的玉龙雪山不一样,岗巴雪山带来的,是呼吸困难和各种高原疾病。岗巴边防营,就常年驻守在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
“岗巴边防的变化,是历史性变化。”1986年就在岗巴边防营当兵的机要参谋龙乾猛用一句话来总结。
1986年9月,龙乾猛刚分到岗巴不久就参加了巡逻。老兵们告诉他巡逻地点就在军营对面的雪山上,看上去只需要两个小时路程。
然而,龙乾猛却倒在了半路上。没有路,到处都是乱石,越走海拔越高,体力消耗特别大。龙乾猛一路上不停地喝水,半天才爬上海拔5600多米的一个山顶。
“当时就感觉天旋地转,当场瘫在地上。”
当同行的战友艰难地把龙乾猛抬回营区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4点多,仅仅30多公里路程共走了21个小时才完成巡逻任务。
“脚底板上起了几个大血泡。后来才知道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血泡,只是他们早已习惯了。”龙乾猛回忆。
1993年,岗巴边防营修通了一条边防巡逻路,边防巡逻由徒步换成了乘车与徒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级给营里配备了一辆东风汽车。
尽管每次乘车巡逻,龙乾猛和战友都会被颠簸的汽车不断地抛离座位,再重重地摔下来,但这仍然是一件非常让人兴奋的事情。有名战士编了句顺口溜:“时代在进步,巡逻少走路;坐车像跳舞,风吹还幸福。”
2007年,总部机关和西藏军区又投资为大部分巡逻点修通了巡逻道。巡逻车也由东风货车换成了改装了的依维柯巡逻车,现在,又配发了集摄像、取暖、吸氧、做饭、电台、睡觉等为一体的新型巡逻车。龙乾猛也由普通边防士兵成长了机要参谋。
“现在很多观察和瞭望任务,我们在车里就可以完成。”
2008年秋天,龙乾猛带队到山口巡逻,四级士官蔡瑞民因高原反应严重,出现昏厥现象。“我们马上打开巡逻车上的制氧机让他吸了一会儿氧气,又给他服用了几粒红景天,很快就恢复了过来。”龙乾猛说。
现在,岗巴边防部队官兵取暖由以前烧牛羊粪到烧电炉,再到环保太阳能取暖,不仅保暖时间长,而且每天都能在太阳能方舱里洗上热水澡。
最让岗巴官兵动心的,还是岗巴营的医疗条件。
上世纪80年代的边防部队卫生所给龙乾猛印象最深的,是一件白大褂和一个听诊器。
军医能做的就是缝伤口和缠绷带。“很多战士的手冻得像熊掌,我只得安慰战士们多用热水泡泡手。”说到这里,龙乾猛眼里闪烁着泪花。
现在,营卫生所有了X光机、远程医疗设备、丹参滴丸、红景天、21金维它、高原护肤霜等仪器药品,每名官兵还有健康档案。每次官兵巡逻到高海拔山口前,都会吞下几粒红景天,执勤回来时,再吃几粒丹参滴丸,减轻心脏负荷。
“现在条件改善了,加上高原补贴高,很多人都要求来岗巴边防营服役。”龙戟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