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造钢琴的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11:57   央视《致富经》

  浙江省德清县原乡镇企业局办公室主任 曹林魁:他信里是说,你乡镇企业三百元钱的工资,这样高的收入我们国有企业不能和乡镇企业相比,他们认为乡镇企业是非法,希望我们把四个人送回去,是这么一个意思。

  在这封来信的边上,还配发了上海64个机构联络会议提出的,人才交流要防止自由流动的报道。1985年3月17日,上海的《文汇报》在“建议与呼声” 专栏又发表了“不能提倡重金挖人。”此后,围绕德清洛舍镇从上海钢琴厂高薪聘用技术人员一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自下而上的“希望怎样搞好社会主义竞争的大讨论”。不少尖锐的意见认为,这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坑害国营企业,这种歪风必须狠刹,浙江方面应该无条件地把四位技师送回原厂。

  原湖州钢琴厂厂长 王惠临:到了这个时候,浙江日报记者就跟我说了,你这个事情是闹大了。他说你这个事情不是说你单单的请几个技术人员挖几个人的事情了。他说这个事情等于说是打破了中国人才流动这个规矩了,破了这个规矩了。

  浙江省德清县原乡镇企业局办公室主任 曹林魁:因为改革开发初期,我们有很多政策也不明朗,特别是所有制的区别,国营企业老大,我们乡镇企业老小,我们怎么好跟老大碰啊,而且他又是大上海。

  上海一连串的舆论攻势让浙江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时乡镇企业刚刚起步,都面临着引进人才的问题。1985年4月的一天,浙江日报社记者胡冠平和钟闪闪接到了一份特殊任务。

  浙江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胡冠平: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了,缺人才我必须得引进人才,这个矛盾就在这里,这个争论的焦点也在这里。他这个是向国有企业去挖人,还是我们引进人才,这是一个不同的看法。那么正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说领导要让我们报社派记者去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到底还是挖人才,还是引进人才。

  许冠平和钟闪闪分别到上海钢琴厂和德清县进行了实地采访,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这四位技师为什么离开上海钢琴厂,自愿到乡镇企业干一番事业的真实想法。同时也对这种人才竞争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报道。

  浙江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胡冠平:尽管1984年1985年浙江已经大发展了。但是对它的看法还不完全,不是认为这是经济发展需要,还是有人认为他是搞资本主义的。这样的人才流动是不是合理?该不该流动?是不是属于正常的合理的流动,这个大家都是不太有把握,所以这个事情我认为,这是在全国引起争论,引起关注的一个主要原因。

  1985年4月13日,许冠平和钟闪闪两位记者就浙江上海两地人才之争的事件分别写了三份内参,经浙江省委同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1985年4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国家科委副主任滕藤的文章:“人才流动利大于弊,应该坚持”。同时,国务院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报告中也指出:“提倡人才流动,方向是正确的”。由于中央高层领导拍板定音,这场惊动全国的争夺人才风波经过三个多月的争议终于风平浪静了。

  浙江省德清县人事局长 黄妙鑫:像我们洛舍钢琴厂这样一个人才的流通,如果放在现在这个情况,肯定不会惊动高层领导,说不定县里领导也不需要惊动,现在因为这个人才流动是一项很普遍的制度,因为我们国家越来越开放,人才本身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他能够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一些事情,把自己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是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祖国各地>节目采访王惠林的一段录音,二十多年过去了, 这本磁带王惠林一直珍藏着.

  1985年10月,由中国农民自行设计制造的“伯牙牌”立式钢琴经过鉴定,达到了国家标准,湖州钢琴厂成为全国第五家钢琴厂。

  湖州钢琴厂厂长 王惠林:我们白手起家,就十个月的时间就四台样品机做出来了。我们师傅他说你来听听,他就在琴弦上拨一下,出来这个声音,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很高兴了,通过了专家的评议,说我们这个钢琴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的时候,我们真是觉得非常激动。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的召开,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摆脱了姓”资”姓”社”的争论,1994年因为企业转制等原因,湖州钢琴厂解体了,但是洛舍镇的琴声并没有因此停止,当年湖州钢琴厂培养出的一大批懂得造钢琴的人纷纷自立门户,他们像是春天的种子,在洛舍镇落地生根,相继诞生了40几个钢琴厂家。

  在王惠林不大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台电脑,不懂英文的他每天通过网络与外国人做生意。

  吴海鸥:我们这里可以看到,美国科罗拉州立大学商学院给王老爷子专门发来邀请书,邀请他到美国去给美国的MBA学生讲课,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记者 邓立新:邀请您去给讲课?

  原湖州钢琴厂厂长 王惠林:是啊,他们来这的时候亲口给我说的,现在发来邀请函。

  现在,美籍华人吴海鸥已经是王惠林的合作伙伴,得知吴海鸥掌握了国际上刚刚兴起的网络钢琴技术以后,王惠林又是第一个走出过国门邀请吴海鸥回国合作开发网络钢琴的人,如今,在这个小镇上,像吴海鸥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有200多人,他们研制出的钢琴销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洛舍钢琴开始走向了世界。

  中共德清县洛舍镇党委书记 王有娣:这样的话整个专业话的程度更加高,那么产业链也更加长,那就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决这个所谓人才之争这么一个矛盾。

  当年的人才之争风波如今早已风清云散,小镇里此起彼伏的琴音也更加意味深长,曾经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不仅缔造了农民造钢琴的传奇,更见证了二十三年来湖州钢琴的奇迹。

  德清县洛舍镇 抒雅玛钢琴厂厂长 蔡玉林:如果说没有当年他们这个上海的技术,我们这些农民掌握不了钢琴的知识。

  德清县洛舍镇奥特莱钢琴厂厂长 潘新华:作为一个农民别说能自己开车、买房子、住到城镇,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已经实现了,那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清县洛舍镇杰士德钢琴有限公司总经理 鲍海尔:对我来讲,没有改革开放的话,我现在可能还是一个给人家做活的木匠。

  德清县洛镇佳音钢琴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海良:现在不论国际国内市场,都能销售我们的钢琴,使用我们的钢琴,这就是我的自豪。

  德清县洛舍镇豪迈钢琴有限公司经理 沈国光:一个成品的钢琴发到国内市场或走出国门,我都感觉很自豪,很骄傲。

  一块小小的琴键无意间竟敲响了中国乡镇企业人才流动的第一组颤音,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在无意间打破了禁锢中国人才流动的一块坚冰,改革开放30年,当人们用心珍藏起这份令人鼓舞的骄傲时,来自洛舍小镇的琴声也在世界各地不断响起。而23年前那个浸透了洛舍农民胆识与智慧的创业故事,也将随着动人的音符一起跳动在更多人的心中。

  编导: 邓立新 郭佳蓓 摄像:刘杰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