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闵行区人大组织财政预算听证会开国内先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00:5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主角是市民,配角是官员;主角听,配角汇报;主角询问,配角解释。

  ——这是上海市闵行区公共预算改革的一场重头戏:12月9日下午,闵行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一次2009年财政预算初审听证会,针对2009年闵行区财政预算中的项目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两个听证事项都和民生问题相关:其一是政府对养老机构的财政补贴;其二是完善农村养老金保险的支出。

  这次预算听证会采取人大主导并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形式,在国内首开先河。本次听证会的结果将为政府的预算编制和人大的预算审查提供重要依据。

  “准辩论会”

  听证会在闵行区政府会议中心三楼大会场举行,100多个座位在当天座无虚席,到会者以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为主。

  预算听证会上有三类角色:

  第一类是预算草案的提出机构,比如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官员,他们必须就以上两个听证事项的预算方案做一个不超过10分钟的说明,要讲清楚政府的预算资金怎么花,以及花钱的理由和依据。

  第二类是听证会的主角——听证陈述人,由7名区人大代表和4名社会公众组成,他们可以针对这两个预算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与第一类角色进行辩论。

  复旦大学公共预算与绩效评价中心主任苟燕楠作为专家陈述人也可以在听证会上发表意见。

  第三类是旁听人,由20名区人大代表和20名普通市民组成,他们中的一部分是在会前自发报名的听众,虽然不享有发言权,但可以在会后提交书面意见。

  区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和委员共13人,他们作为听证会的配角和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在一旁听证,闵行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委主任顾宏平担当听证会的主持人,他是闵行区公共预算改革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听证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养老机构的政府补贴问题。

  由于闵行区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户籍人口中有20%的老人在60岁以上,而区内养老机构的床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政府计划对注册在闵行区的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考核,合格的养老机构每收养一名闵行户籍的老人,区财政就给予每月150元的运作补贴,预计2009年这项补贴金额为324万元。

  按照听证会的程序,闵行区民政局长首先就这个项目作了10分钟的说明,将这笔324万元的支出理由和具体的绩效指标告诉听证人。随后区财政局的官员就这项预算编制的细节做了说明。

  听证会的重头戏是听证陈述人的发言。共有6名听证陈述人对这个政府补贴项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无论说上海话还是说普通话的听证人,每人都只有3分钟时间陈述观点。

  听证陈述人的意见集中在谁该获得政府补贴的问题上:

  听证人赵良生认为,补贴的标准因养老机构而异,中低档的养老院应该多些补贴,高档的养老机构少些补贴。

  赵的发言突然遭遇主持人的提醒:“你的发言时间还有一分钟。”听证会上,主持人还会提醒各位“现在进入各方辩论阶段”,“请专家陈述观点”,“对不起,时间到”等,这些是辩论会上常用的语句。

  雨露敬老院院长崔丽作为社会公众陈述人发言说,她开办的雨露敬老院虽然收养了很多闵行区的老人,但因为注册登记在长宁区而无法获得闵行区的财政补贴。

  专家陈述人苟燕楠介绍了国际上的通行规则:养老院作为供方,老人作为需方,政府应该补贴哪一方呢?国外一般是补贴需方,让需方自由选择供方。这不仅有利于养老院的竞争和发展,同时也减轻了政府对养老院进行考核打分的工作量。

  听证会的询问和辩论环节并没有出现唇枪舌剑的交锋,民政局的官员只是按部就班地回答了听证陈述人的问题,而听证人也只是强调和重申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要求政府的财政补贴公平公正,无论对公办还是民办养老机构、区内还是区外的养老机构都要一视同仁。

  第二个听证项目有关农民的养老保险,整个闵行区的2009年农保区级统筹需区财政安排资金2310万元。就这笔资金的分配问题,劳动局局长与5名听证陈述人各持己见,辩论氛围相比第一个听证项目要浓了许多。

  听证会从13∶30开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几个听证陈述人觉得陈述时间太短,有些观点还没有来得及展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听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