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奇迹的历史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1日16:21   《瞭望》新闻周刊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健君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被实践证明做对了的事情,继续推进尚未完成的改革事项,未来的历史将有机会再次证明人们关于中国的乐观断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顺序,做正确的事,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有时恐怕也需要直觉和运气。”距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日12月18日还有两周,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张宇燕向《瞭望》新闻周刊发表感慨。

  在这位一直关注和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制度变迁的经济学者看来,“中国奇迹”的关键是,“中国三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改革开放吻合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逻辑密不可分。同时,中国市场规模之扩大的途径与步骤又确实是举世无双。 ”这意味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就是做了“正确的事”。

  而且,按照他的理解,改革开放是由一项项具体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管制条例等制度构成的,内容繁杂,时分先后,由此便出现了“制度组合”、“时机把握”与“实施顺序”问题,“而所谓‘中国特色’,大致集中体现于如何处理它们。 ”事实上,这种“正确的顺序”构成了被誉为“北京共识”的渐进式和增量改革的道路。

  至于“正确的时间”,就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的时代洞察力,从经济全球化中捕捉到的战略机遇。1987年5月12日,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指出,“1978年我们制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判断上的。”由此,中国改革开放抓住了自1960年开始的人类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并在最精彩的 30年中作了完美的出演。

  而这三项条件,缺失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会有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体量惊世的“中国奇迹”。

  前所未有的六大历史性进步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用六个感叹描绘了30年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

  ——中国人从死气沉沉中走了出来,中国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大家只要到北京街头走一走,看一看中国人的穿着打扮,听一听中国人的聊天,就可以发现中国人已经从各种各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国社会内在的活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释放出来。

  邓小平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四人帮’当权横行,人民心情沉闷,甚至可以说是在忧虑之中,整个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还有两年徘徊。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把中国的活跃,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和进步。

  ——中国摆脱了大多数人连温饱也难以维持的贫穷社会,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持续30年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高居世界首位,这确实是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中国告别了物品凭票供应的“票证”年代和短缺经济,建立并正在完善商品市场和其他各种要素市场。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物资短缺,人民群众生活必需的粮食、食油、食盐、食糖、鱼、肉、煤炭、火柴、棉布以及自行车、缝纫机等商品,什么都要凭票供应。而且,有票还不一定有货,有货就要排长队。投机倒把盛行。而现在,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商店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人口,人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过去30年里,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 元增长到137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长到4100多元;特别是,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2.5亿减少到2 300万。尽管中国今天还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但是从总体上讲,中国的贫困人口在减少,中等收入人口在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必须注意到的进步。

  ——中国结束了“谈人色变”的年代,民主法制建设快速推进。大家只要读一读中国的文艺作品,看一看中国学者所写的论文,“人性”、“人道”、“人权”等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中共中央的倡导和推动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贯彻始终的核心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从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以来,中国人的基本权利不仅获得了宪法和各种法律的保障,而且在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中正在逐步落实。

  ——中华文明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树立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只要看一看今年中国人在诸如奥运火炬传递、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大事中的表现,看一看中国人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就可以体会到了。“振兴中华,赶上时代”,已经成为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当代中国人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新理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30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