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心网iyaxin.com讯 (本网记者钱毓 图/马鸣) “我们在昆仑山区调查的结果很糟糕,估计百平方公里范围内雪豹分布不超过1只!”昨日,刚刚从昆仑山实地调查归来的马鸣这样对记者说。
马鸣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上个月,马鸣带领考察小组对中部昆仑山和西部昆仑山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和访问。在布设的46条痕迹调查样线中,有8条发现了雪豹粪便、刨痕等痕迹分布。此次野外考察是在国际雪豹基金(SLT)和新疆保育(XCF)的支持下进行的。
在过去五年中,马鸣率领的新疆雪豹研究项目小组,曾经与印度、蒙古、吉尔吉斯、美、英等国专家,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进行过数次的野外调查,获得了大量的雪豹种群状况信息,并在托木尔峰地区用红外线相机拍摄到了数十张野生雪豹图片,通过相机自动记录到雪豹昼夜活动的规律、个体特征、数量等,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此次考察涉及新疆南部和田地区的民丰、于田、策勒、和田、皮山等五县的约11个山谷。最高海拔位置在5300米以上,跨度从东经77度至83度,北纬35度至37度,东西长度600多公里,南北宽度约100公里,覆盖约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考察队行程 5000 多公里,完成问卷调查表720多份。
考察组在于田县氆氇村等地访问时了解到,这里,曾有许多牧民见过雪豹。苏布塔什、卡亚克迪、赛克斯库勒、乌鲁克库勒、苏布拉塔什,当地牧民向考察组不断重复这些曾见到雪豹的地名。
考察队在满达勒克营地附近,首次发现了雪豹足迹。经过巴什喀拉苏时,在海拔达3340米的附近,发现有石鸡、金雕、高山兀鹫、岩鸽、角百灵、黄嘴朱顶雀等高海拔生存的物种,与雪豹生活的环境非常接近。但考察队在这一带没有发现雪豹分布痕迹。而牧民反映说,过去这里经常有雪豹出没。
本次考察历时40天,以徒步方式为主。考察组队员平均每天行走20多公里山路,“队员鞋子都磨烂了”。为了探寻雪豹对栖息生境的喜好,考察组队员在河谷、山脊、台地、山坡、崖下、河床沙地等不同环境下布设样线。队员们忍受了高山反应和冰雪的围困。
马鸣说,在五六十年以前,中昆仑和西昆仑是有为数不少的雪豹的,“那时百平方公里至少有一只雪豹分布”。但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随着狼的踪迹的锐减,雪豹数量也急剧下降。他认为,这是因为“这个区域缺乏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措施,雪豹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
现状:雪豹随着狼的消失而急剧减少
当新疆的一些牧区为狼害而发愁的时候,在昆仑山区,马鸣所在的调查组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情况。
在考察中,马鸣和考察人员发现,很多牧民不养牧羊犬了,“连羊圈都不建”。交配季节时,牧民把羊群赶到山坡上集中在一起。家畜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很容易遭到食肉动物的伤害。但马鸣认为,“在这一带,家畜遭到袭击多半不是狼,而是豺,因为,狼的踪迹已经很少了。”
考察组在于田、策勒等地访问时,发现很多牧民家里至今还有狩猎工具,铁夹、钢丝夹子,加上布设的陷阱。“这些工具本来是给狼准备的,但也误夹了雪豹”。马鸣分析,上个世纪有一段时期,生产队鼓励牧民打狼,打一头狼得到一头羊的奖励。“这样的就直接导致了狼在一个地区的急剧减少,甚至消失。而最大危害是,打狼的同时,也连同把雪豹误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