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记者在雁门关外的朔州市采访,只见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穿梭在平坦宽阔的乡村道路上,一辆辆运煤车奔驰在新建的环城高等级运煤通道上。对此,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老百姓都说,朔州用大交通促进了大发展。
三年来,朔州市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4.5亿元,其中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近15亿元,均创历史记录,完成总建设规模5200公里,与“十五”期间的前三年同比增长48%。今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0公里,届时公路密度将达到百平方公里94.3公里,万人拥有公路79公里,跃居全省前列。
交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去年,朔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16%,居全省第三位,财政收入增幅达53%,居全省第一位。今年到9月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又达到了14.8%,财政收入增幅达42.6%,继续在全省名列前茅。
重点工程强势推进
11月初,朔州市全长27.8公里的神电运煤通道建成通车,使朔州城市建成区面积由目前的23平方公里,向西拓展出40平方公里。与原来的世纪大道、平朔一级公路共同构成了全长60公里的市区环城高等级公路,至此,朔州外围公路框架真正形成。
神电运煤通道的建设,使环城公路网络基本贯通,为“人煤分离”的新交通格局奠定了基础。不仅缓解了过境车辆对城市的压力,而且大大扩展了城市空间,该工程成为建市以来朔州市公路建设里程碑式的工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此市委书记田喜荣、市长冯改朵等领导几次深入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难题,并为一线员工鼓劲加油。交通局上下,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高标准、高质量组织施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在去年召开的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上,朔州市有12个集体、13名个人受到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功表彰。市交通局荣获集体一等功。局长石爱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记个人一等功。
近三年,是朔州市交通建设重点工程最多的三年,也是交通系统干部职工付出心血和汗水最多的三年。全长23公里的右玉通市油路是全市“十一五”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交通部门向社会承诺办的实事之一。面对土地协调难、资金到位迟、施工时间短等诸多不利因素,市交通部门的干部职工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在2006年国庆前建成通车。此外,他们还完成了神头泉、东榆林水库等旅游专用公路53公里,为做强做大朔州市旅游产业创造了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