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八十年代人们爱看小人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02:35  扬子晚报

  七八十年代人们爱看小人书

  许崇富先生看到我们的老物件展也来了兴趣,回家拿了一箱小时候爱看的小人书。许先生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摆出来,《青年近卫军》、《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小霸王孙策》……转眼间,一张桌子就被成套的小人书铺满了。令人惊叹的是,每一本小人书都用塑料袋小心封好,而且每个袋子里都包了一颗樟脑丸,主人的爱惜程度可见一斑。

  许先生说,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最爱看小人书。那时候,雨花小区还是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小人书图文并茂又便宜,便成了最好的精神食粮。通常一本小人书1毛两毛就能买到,自己经常把父母给的早饭钱偷偷省下来买小人书,日积月累,家里有了三四箱。

  “看小人书很上瘾的,那时候一放学我就躲在自己的屋里不出门,趁着天亮多看几页,天黑了就看不成了,家里嫌点灯耗油。为了多看几本,我还把小人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交换看,老师也很喜欢看的,我的好多小人书都有老师的签名呢。”

  市民叶女士看了这么多小人书,非常惋惜地说:“我家里也有很多小人书,可惜没带来。”她说,她家的小人书都是老公买给女儿看的。小人书对女儿的成长帮助很大,女儿就因为从小看的书多,脑子很灵光,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帮老师批改作业,出黑板报。

  预告

  今起,本次“晒晒我家老物件”活动将推向高潮。

  今天上午9:30,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本报等单位协办的“南京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在应天大街388号(与雨花路交会处)的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展出。整个展馆由六个展厅组成,分别展现了南京市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等领域的成就。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五展厅“见证30年”的展厅,用一组组图文展示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以及一个企业的变迁。第六展厅的主题是“未来南京”,展出一系列南京未来的规划蓝图。展馆里还收集了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手稿、相当多参加“晒晒我家老物件”巡回展的老物件。

  展览从今起到明年1月15日结束,展览时间为每天上午9:00-下午4:30,读者今起可到现场观展。

  花絮:解说员找到“自己”

  “哎,这不是我吗?”昨天,在布展中还发生了有趣的一幕,解说员霍晓璐观看着图片准备当天的解说词时突然尖叫起来。“哪个是你呀?”工作人员立刻蜂拥而上,好奇地询问。霍晓璐指着照片上一位穿白衬衫、红裙子的小女孩说。那时候她上的是考棚小学,学校有一个献辞队,她也是其中一员。照片的拍摄者是正在现场的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他说,这张照片是1996年南京市开展“七不”活动自己拍的一张宣传照片,没想到当年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已经长成窈窕淑女。

  姚雨馨 王颖 吴俊

  本版摄影 吴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