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12月16日电 从1979年元旦大陆倡议两岸三通,到昨天,12月15日,百万吨级巨轮首航两岸十大港口,平日包机直达各大城市,邮件当日送达,海峡两岸于30年后,终于完成了大三通。台湾《经济日报》16日刊发社论《1+1>2》说,两岸三通还给台湾一个20年前即可享用的机会,枷锁挣脱,这一切机会,精悍勇猛的台湾人才必不会令其失之交臂,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无数好手在每一个舞台大显身手,令人目不暇给。
文章摘录如下:
30年之间,大三通始终争议不休。支持者认为一旦三通,台湾经济打通任督二脉,即可更上层楼,甚至股价都可直上万点。反对者则认为海空直航,一方面将使台湾的防务安全饱受威胁;另一方面,直航将使台湾经济更向对岸倾斜,甚至导致台湾产业空洞化。
但在吵嚷声中两岸终于直航;除了几个港口舞狮鸣炮、政商名流剪彩如仪,海空运业者估算由于不需停靠香港或石垣岛,每年可省下310亿元的成本之外,整个台湾却行若无事、波澜不惊,跟平常的每一个日子没有两样;没有人因为安全出了大漏洞而呼天抢地、惶惶不可终日,台湾的股市更没上万点,连5,000点都相去甚远。
那么,两岸大三通也不过就是“国王的新衣”,认真让它露出真相,其实啥也没有?满心期待者固然空欢喜一场;疑神疑鬼的也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其实不然。两岸三通只是还给台湾一个20年前即可享用的机会;但若有眼无珠,认不清机会何在;或者只知空谈,却不能见机而作,机会当然依旧不理会你。
两岸三通给了我们什么机会?经过20余年的论辩,支持三通者提出的理由车载斗量,只要随便拈起一二,已足以令人血脉贲张。最直接的就是:台湾雄踞大陆东部沿海枢纽地位,挟其发展贸易一甲子的功力,半世纪前即率先投入加工出口业,赖以开启后进地区成功发展模式的丰富经验,半世纪来从下游加工业到中上游原材料、零组件每一个环节皆完整有效的产业链,在制造、管理、营销、研发等每一个领域累积了全球密度最高、手法最纯熟的无数企业家、专业人才,20年来都在等待用武之地;现在,当两岸三通终于冲开了政治的枷锁,将立见猛虎出柙、飞龙在天,台湾蓄积半世纪的活力会迸放而出,大放异彩。
我们相信,一旦枷锁挣脱,这一切机会,精悍勇猛的台湾人才必不会令其失之交臂;假以时日,必定会有无数好手在每一个舞台大显身手,令人目不暇给。但有两个要紧的关键,不能不讲究:其一是,在眼前金融海啸与对岸自毁加工出口部门的双重重击之下,台湾正急于获得喘息、复苏的机会,我们岂能眼看着大好机会伸手可几却兀坐不动?其二是,以今日的状态,台湾要做为大陆东部沿海的枢纽,要将其完整产业链的战力充分发挥,有如痴人说梦。因此不耐久待,及不愿一身大好本事白白被这个不入流的所在糟蹋的台湾精英,还是只能选择离乡背井到他乡打拼。结果台湾在大三通之下仍将继续失血,产业链也会在龙困浅水的大环境中,腐朽崩坏。
因此,台湾的升起还是没落,绝不是三通与否所决定;支持三通者的正面期待,与反对三通者的恶毒诅咒,的确会因大三通终于实现而加快实现;但孰是孰非,却完全取决于我们将如何打造台湾。
明乎此,则三通之后台湾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成为一个与三通的精神一贯的台湾:法令规章大力松绑、行政效能大幅提升、苛捐杂税尽量减轻、基础设施力求完善。这听起来有若梦想的境界,正是历任当局琅琅上口的催眠曲,但绝非无法企及的高调,因为眼前,在华人社会中就有现成的例证。
不论新加坡还是香港,这两个由华人为主体的地方,半世纪来几乎已成为自由世界的标竿:轻傜薄赋、自由开放、政府贤能、建设完善。正因为具此诸美,外资源源注入、商旅往来如织,区区两个弹丸之地,肩负着广袤区域内金融与通运的重责大任。
没有三通,台湾无缘有此梦想;昨天已经三通,我们若能加速企及这两个标竿,不仅三通的利益可以立刻促其发酵,带来重大的投资商机,而且台湾充分发挥其地位与产业优势,台湾就会是岛内民众与外来高手最广阔的舞台。
若能以台北港与高雄港2,000顷腹地为中心,各自划定一个营运特区,完全以星、港为蓝本,打造出就在大陆精华地区枢纽之地的星、港标竿;这两地相乘,再加上更广大的台湾腹地,我们立可凌驾两地之上,更超越荷兰之于欧洲大陆之地位;则以台湾为蛋黄,幅射如蛋白的整个大陆腹地,海峡两岸发出的光芒,可以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