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居家:老薛住房“三级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13:59   三晋都市报
居家:老薛住房“三级跳”(图)
窑洞。王晓波 图

  经典提示

  从土窑洞到土坯房,从土坯房到楼房,从楼房到未来的别墅;从不装修到简单装修,从简装再到精装;从最初的住人到今天的享受阳光与草坪,享受惬意与奢华……老百姓居家的变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是6.7平方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国家提出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即所谓的“房改”,到1998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提高到了18.7平方米。1998年以后,提出了停止实物分房,改成了货币分配,同时培育和发展了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到了2006年年底,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平方米。这个数据是以城镇户籍人口作为基数来计算的。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住房水平确确实实有了很大提高。

  老薛住房“三级跳”

  编辑人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最直接的受惠者是普通大众。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让更广泛的大众得到享受,转化为老百姓的现实利益,才可以实现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初衷。老百姓对改革开放的期望值是什么?无非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需求,“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涉及普通百姓的变化,无论大小,都是我们三十年成绩的直接表现。

  我们希望从最细微处来感知这三十年巨变的波澜壮阔。如果把“改革开放三十年”比作一串晶莹闪亮的项链,普通人的故事就是这串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

  居家之变,是我们必须反映的。试想,一个没有安定住房的人怎会安心工作和生活。住房的变化,住房的变迁,直接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仓廪实而知礼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简陋破败的住房里喊口号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透析这三十年住房变迁时,选择了两条线,一条在城市,一条在乡村。在城市,我们通过一家父子仨的新婚住房,来反映房子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还原城市住房改革所走过的道路。在乡村,我们通过一个普通家庭住房的变化,来展现国家政策对个体的影响,来表达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历程。

  我们做得或许还不够完美,但,只要是“正在进行时”,只要方向正确,这条路我们注定要坚决走下去。

  透过滴水,我们可以感知海洋之宽阔。

  30年来,对老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住房的变化。从土窑洞到土坯房,从土坯房到楼房,这些多数人都经历过的“三级跳”,显示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可以说,住房好坏,直接影响着百姓生活质量。5月初,记者在长子县县城见到了薛建设时,他谈起了自己住房演变的“三级跳”。

  窑洞

  老薛从家里的像册中拿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是一张全家福,日期是1970年。“这张窑洞前的照片是我们的全家照,兄妹6人,前排的是我爹娘,还有爷爷,你看这个窑洞窗户上没有玻璃,全糊着纸,木头门,门一关,家里黑咕隆咚,冬天风大的时候门缝呼呼往里钻风。家里我排行老四,因为家里穷,从小,我和老三被人抱养,后来又认了亲,照片就是认亲后照的。这个窑洞现在看着很破烂,但在当年对一家人来讲,有住的地方,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安乐窝’了。进门对面是一个大通炕,我们兄弟五个还在一个炕上睡过觉。窑洞冬暖夏凉,一砖到顶,大概一间有十几平方米。当时我们有3孔窑洞,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对窑洞的印象我其实不太深,只断断续续住过一段时间。我的养父母现在都去世了,照片上的亲娘还在世,每年我都会到老家看她。村里已经从山上搬下来了,她住在我大哥家,以前的老窑洞早不住人了,前两年我还进窑洞里看了看,有的地方塌了,到处都有裂缝。”

  “半挂脸”

  在长子的农村里,一种被称为“半挂脸”的房子极其普遍,就是房子的前脸用砖头砌成,其余的墙还是用夯好土坯砖砌成,墙体较现在的砖墙厚出许多。

  老薛对这种房子也很熟悉。“其实,我从小住的地方已经不在山区,养父母家村子相对平坦,1974年那年我16岁,参加了工作。最初我家的房子只盖了5间,地基是7间的,因为没钱再盖,我爹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能有5间房在村里已经算是个‘中产阶级’了。参加工作后,我每月有37块钱的工资,村里面有砖厂,一到周末放假,我便和我爹两人到砖厂帮人家干活,用工来换砖。1987年,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我们才把剩下的两间房子盖成。”老薛说,“村里的老院子特大,不像现在批地基纵深只有17米,那时足有20多米。我们家的院子那会是绿树成阴,有果树、桃树、梨树、李树、槐树,门口还有个大碾台。我印象中到了1987年家里才通了电,我把省下来的钱买了台黑白电视,那可了不得,半个村子的人都到我家来看电视,别提多热闹了。”提起老房子的回忆,老薛眉宇间透着眷恋。

  二层小楼

  老薛现在的房子是三间二层小楼。

  2005年前,长子县城很少见到高层住宅楼,最多的是一种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我和老伴是双职工,都在工厂里上班,老家离厂子太远,没办法天天回家。我们住过一段厂里分配的平房,没过两年,孩子都大了要到县城里上学,没办法才决定在县城盖房子。那是1991年,一砖一瓦都经过我的手。为了盖房,我才刚过40岁头发就愁白了一半。秋天完工,房子还没装修我们就搬了进来,窗户连玻璃都没有装。那时候手头上紧张,装修都有困难,更别说置办家具了。”老薛说,“日子慢慢好过了,工资一年比一年高,虽然厂子有两年不景气,但是我学了一身手艺,旱涝都能保收,除了供孩子上学,省下来的钱有很大一部分都投在了房子里,把房子里里外外重新装过两遍。”

  记者注意到,老薛现在的房子已经是砖混结构,落地门窗,室内阳光充足,楼上楼下全能住人。院子里有厨房、储藏室、卫生间,房檐下还开辟出来一块小花池,小院也因此显得生机勃勃。“最近,听说县里要在我们现在住的这块地方开发新小区,要拆迁,可能将来要住进单元楼了。咱这一辈子,从窑洞到土坯房,从土坯房到楼房,将来可能又要从旧楼房到新楼房。房子从旧变新,从小变大,现在,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就剩下享福了。”

  本报记者 权力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