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事:新鲜词语迭出组成中国新元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7日14:18   三晋都市报

  30年来,我们身边的城市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每天都有新的“城事”在萌芽、发展和变化。新的社会词汇、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娱乐潮流,构成了一幅反映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的 “清明上河图”——

  特价打折 购物不凭票打折成新潮

  “打折”、“特价”这些词语如果搁在二三十年前,肯定得扣上“新鲜”这顶帽子,但若是现在,再有人把这些词语甩出来,十个人里面至少有八个半会在心里打小鼓:又搞打折?这次有几分是真?

  11月12日,记者行经太原市钟楼街和柳巷,卖鞋的、卖衣服的、卖珠宝的、卖食品的,还有婚纱摄影店的大多都挂着促销招牌:满100元减50元、花96元即得208元、满300元即抽奖、拍一套送一套、全场三折起、买一送二……其实不只是这些,房子、汽车、家电、建材等凡是进入消费领域的商品几乎都能和打折、特价等沾上点边。

  赵师傅是个老太原,1980年赵师傅参加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0.06元。“那时候,钱挣得少,卖东西的地方少,能买到的东西也少,最主要的是,买东西多半还得凭票(券),肉票、蛋票、肥皂票、布票、自行车券、电视机券,种类可多了。拿票购买,都是明码标价,不存在搞价一说,更别提什么打折。”赵师傅告诉记者,“记得当时太原比较有名的商场有好几个,二轻、天龙、五一大楼、并西商场还有解放大楼。我们一般都是拿着布票去买布,然后做衣服。”1987年,赵师傅结婚了,托了几层关系才买到一台16英寸的电视机,“我这还是比较幸运的,那时候,有人想买还买不上,比如说厂里有一张电视机券,好几个人围在一起抓阄,谁抓到算谁的。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可笑。要是搁现在,不管是买什么东西,都想跟卖家砍砍价,要不然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就是进超市,虽然是明码标价,但也经常搞活动,今天这个特价,明天那个特价,有的时候还真能得到一点实惠。现在总归是比以前强多了。”本报记者 李文望

  追捧明星 老父追星族女儿是“粉丝”

  “李宇春的粉丝被称作‘玉米’,张靓颖的粉丝被称为‘凉粉’,陈楚生的粉丝被称作‘花生’,我是邓丽君的粉丝,不知该怎么称呼啊。哈哈。”说着,唐先生不禁开怀大笑。这时,他的女儿调皮地冲老爸说道:“你是80年代歌星的铁杆粉丝,不如叫‘拔丝’吧。”

  唐先生今年已经52岁了,可对流行歌曲的热情却不逊女儿。“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长沙师范上大学。突然有一天,听到广播里放着一首曲子,听起来旋律特别欢快,歌词也很有意思。”唐先生用手打着拍子哼唱起来:“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心情唱,妈妈听了总会这么讲……”通过多方打听,唐先生才知道这首歌叫《我多想唱》。“这首歌似乎把我们当时的心声都唱出来了。那时,整个学校的学生没人不会唱这首歌的,那是相当流行!”唐先生还记得,当日本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播放时,电视剧的主题曲风靡一时。“因为大家都不会日语,《姿三四郎》主题歌的歌词就用汉字代替,‘亚来巴旗哭路洒,哭泣那该,噢到靠里土伊洒……’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写了些外星语呢。”

  “实际上,真正崇拜歌星是从我参加工作后才开始的。”1983年,唐先生被分配到太原电力学校任教,工作之余,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收集喜欢的歌词和录音磁带。“不只是邓丽君,后来的张蔷、李谷一、张帝、李双江,90年代的小虎队、四大天王,都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想起当时的疯狂“追星”,唐先生笑道:“我那时工资也不多,除了上缴给我母亲的,其余的都买磁带了。直到现在,我家里还有一大箱子旧磁带呢。”

  在唐先生看来,喜欢一个歌星,就是收集他们的歌曲和照片,会唱他们的歌,仅此而已。不像现在的粉丝,连明星的生日、爱好都了如指掌。“不过,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太发达,追星族要想得到一个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事,再也不用像我们当年为一本《大众电影》而苦等一个月了。”本报记者 潘春娟

  电视娱乐 黑白雪花点数字大液晶

  “爸,我要看少儿频道!”

  “那有什么好看的!乖,你看人家这球投得多帅。”

  “你说话不算数,说好周末可以让我看电视的,又不让我看。”

  “乖,你去卧室跟你妈一起看去吧!”

  “我妈正看电视剧呢!”

  “好好好,你看吧,我去网上看!”11月9日晚8时许,家住太原市新建北路的张渊正在看球赛,女儿不依,他只好转战到书房。

  张渊家里有两台电视机,客厅一台42英寸的大液晶,主卧一台24英寸的小液晶。张渊说,平时女儿功课忙,一般不看电视,为了给孩子减压,他和爱人答应每周六,让她看一晚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我们家一共三口人,有两台电视机。就这样,一到周六晚上,就开始电视争夺战。还好,现在网络也很方便,我可以在网上看,呵呵……”

  张渊最初接触到电视是在1980年。“我还记得,当时我上中学,父亲把托人买回的18英寸黑白电视放在一个高高的柜子上。那时候频道少信号差,父亲在房顶上挂起天线,每晚不到7点,家里就坐满了大人和孩子。电视一开,一屋子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现在,数字信号进了家,能收100多个频道,专题片,电视剧,文艺、体育节目应有尽有,依个人喜好爱看什么看什么,而且许多频道都是全天候播出的,只要有时间,一直看都可以。这在以前,大家想都想不到。”本报记者 刘 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