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谈30年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02:50  现代快报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谈30年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李君如

  把30年放到苍茫的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然而它所激起的惊天巨变,足以让世界瞩目。一路走来,我们有太多的难忘和感慨。今后的路,又该怎么走?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从解放思想到继续解放思想,还有多少艰辛与伟大等待我们去实践?日前,快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这就是我的全部思想”

  11月27日晚9点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昏黄路灯笼罩下的校园很静谧,主楼只有5层的两个窗口还亮着灯。哨兵显然已经熟悉了这样的情景,听到记者问李君如副校长的办公室,想都没想地一指,“亮灯的那个。”

  采访的时间确实是“挤”出来的。“昨天通宵没睡。”与记者见面后,李君如将忙碌说得轻描淡写,“最近在做科学发展观教育,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中央智囊高官”“政策风向标”……外界给了李君如很多称呼,但是真正接触他后,人们会发现,最切合他的还是学者风范,这位“专门研究伟人思想”的理论家,言谈举止中处处体现出学者的务实与勤勉,甚至会在某些问题上有意识地避免“复杂化”。

  改革开放30周年,外界都认为此刻李君如一定会频频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作宣讲。相反,实际情况却可用“低调”来形容。

  不过,这种“低调”丝毫不能掩盖改革开放30年在他心头的重量。几个月前,李君如写了两篇文章:一是《继续解放思想,“解放”什么?》;二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尽管他不愿意这两篇文章引起过多关注,但还是“不胫而走”。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以这样两个主题、写这样两篇文章时,他的回答是:做比说更重要,比争论更重要。在李君如看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之所以产生魔术般的发展,靠的就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被外界称为“两解”的这句话,他自己用“朴素”来形容。“这就是我的全部思想,我的思想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但几十年一以贯之。”

  【难忘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历史。”

  30年改革开放,艰辛而伟大。那么多彪炳史册的经验,无疑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李君如认为,对这一历史财富应该用宏观的历史和眼光进行总结。

  现代快报:作为改革开放30年的参与者、见证者,在您看来,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君如: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我们用短短30年的时间,就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中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极大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中国把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两千多万,极大多数人改善了生活条件。

  现代快报:如今我们回头看,最大的经验和启示又是什么?

  李君如:这30年,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能够获得“魔术般”的发展,靠的就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就在于,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历史。“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句话听起来很朴素,它恰恰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现代快报:30年说起来不长,但也不短。在您看来,有哪些重要的节点,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总结?

  李君如: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为了能够建立健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党的十六大指出,在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党要按

  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增强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各方面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可见,改革开放必须解放思想,同时改革开放必须解放生产力。这是改革开放30年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现代快报:您的观点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也是所有问题和工作的落点。

  李君如:我始终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结束,只有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才有出路。就像邓小平当年讲的,“我要买两吨棉花,把耳朵塞起来。”要不受任何干扰,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就算初级阶段结束了,中国进入现代化,也不过是中等发达国家,那么多人口,你不解放生产力,永远没有出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了太多苦难,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始终没有解决好生产力问题,这是解决一切问题例如教育科学发展,民主政治发展的前提。

  30年经验,捋来捋去就两句话: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这是我的全部思想,我的思想很简单,一点都不复杂,但是几十年一以贯之。

  【观念交锋】

  “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争论,还是那句话,解放生产力。”

  1997年8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的李君如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论文——《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思想疑惑》,影响极大,文章首次提出的“第三次思想解放”的观点,在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发表自然引起人们强烈关注。然而,当11年后记者再次提起这篇文章,他却让人意外地几乎是“避而不谈”。

  现代快报: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人们熟知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您对它怎么评价?

  李君如: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真理标准大讨论30周年。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是,30年前那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一开始,它的意义就超越了哲学问题的讨论。

  我们都知道,邓小平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时,“开始我没有注意。后来越争论越大,引起了我的兴趣。”而他一介入这一问题,就非常尖锐而又深刻地指出,这是一个思想路线的问题。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之一,就是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现代快报:1997年,您发表了关于“第三次思想解放”的论文,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君如: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必再提。真正搞理论的人,并不像肤浅的学生一样,要去搞一个长命百岁的体系,而应该针对具体问题来谈问题,过去的就过去了。

  现代快报:可是这不过是10多年以前的事情。

  李君如:有些东西,少讲、不讲,比讲还好。中国现在处于社会大转折时代,诸子百家,不可能形成一致观点、让所有人都发出同一种声音。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争论,还是那句话,解放生产力。否则,许许多多在一线工作的人,不知道怎样干才好。

  看一看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具体做法及其所体现的领导艺术,就可以发现,他对于历史问题、理论问题,既强调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更强调要“宜粗不宜细”“团结一致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

  心一意谋发展。这样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放生产力上来,是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供的最重要的经验,是我们党在领导和推进思想解放、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