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谈下海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04:00  京华时报

  ■口述人:周德文

  ■身份: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说起改革开放,我的感触特别多。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影响。当年,我也是积极投身改革浪潮的人。

  大概是1983年,那一年我22岁,从嘉兴学院毕业以后,到温州大学当经济学的老师。那时候温州的民营经济刚刚起步,我对这个比较感兴趣。

  大家可能都知道“八大王”,他们是温州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一度还因“投机倒把罪”被抓起来过。其中的电器大王叫郑元忠,大概是1982年到1983年之间,他曾经因为这个罪名在外逃亡了大概一年,之后又被抓回来。很多人不知道,他曾经是我的学生,但他的岁数比我大多了。我后来从学校出来下海,也是受他的影响。

  事实上,“八大王”平反后,郑元忠是继续从事商业的少数人之一。他很有做生意的头脑,也有胆量。平反后开始第二次创业,办起了开关厂,而且一做就做得挺成功,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到1986年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精益开关厂改造成了股份公司。

  大概是1992年的时候,当时郑元忠可能是40岁左右,在经营的过程中,觉得自己需要在知识上多补充补充,就跑到我们温州大学来了。说想要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同吃同住。当时我正好是教研室的主任,就把他带到了校长那儿。学校觉得他的精神挺可嘉,就同意他以进修生的身份入学了。他被分到了我的班上,我于是就成了他的老师。

  他真的和许多年轻的学生一起上学了,而且真是同吃同住,一学就学了两年。到毕业的时候,大概是1993年到1994年的样子,郑元忠打算转行做服装,就动员我下海,一起办企业。当时我在学校也主要做温州经济的研究,同时也研究管理,所以也有把自己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想法。再加上当时年轻,感受到那时候全国上上下下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浪潮,就很想参与其中。于是就被郑元忠给拉下海了。

  当时是想停薪留职来着,想着给自己留个后路。那时候停薪留职是非常流行的。我在学校也是业务上的骨干,所以学校并不愿意让我下海,给我做了很多工作。但我那时候是决心已定啊。

  郑元忠和我,还有几个同学,我们一起办起了服装厂,我就当上了筹建中的中外合资温州威丽斯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就是现在庄吉集团的前身。

  当时温州的服装行业主要还是以中低档的市场定位为主。我们经过对市场做仔细的分析,同时考虑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把产品定位到高档市场。一下就成功了。第一年,我们的销售产值就突破了1000万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在庄吉集团呆了大概四五年,后来又到另一家公司做了四五年,这样算来,在市场上打拼也有10年左右。对我来说,这10年是人生当中的一个宝贵的积累,而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来说,这10年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10年。变化太大了,无论是从一个学者的角度,从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还是从现在作为帮助中小企业发展牵线搭桥的角度看,我都为我们国家民营经济30年的辉煌成就感到激动。

  本专题与新浪网合作本报记者 马岚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