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川十二月十七日电 题:北川一夜——中新社记者体验震区民众生活纪实作者 霍潺
冬日的夜来得很快,洗脸一会儿功夫,抬头看,天已变成黑色。此刻,北川擂鼓镇板房区,四周的山体显得格外寂静,而手机店播放了一整天的流行音乐依旧不歇停,一些民众在房外烤着小柴火熏着老腊肉……
岁末严冬,记者再次来到“五·一二”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北川,看看此前采访过的灾区民众生活如何、重建进展怎样,亲身体验灾区民众如何度过严冬的夜晚。
十分钟前还在为住宿烦恼的记者,在米粉店阿姨的介绍下,认识了隔壁杂货店老板盛静群,如愿地找到了“落脚地”。记者称呼她为“盛姐”。盛姐很高兴,好似家中来了久违的客人一般。盛姐的女儿在绵阳上学,丈夫在外务工,她家自住的板房有空铺。
盛姐开的杂货店卖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平均每天有一百元人民币的毛利,狭窄的过道摆放着一台电视,在擂鼓镇施工的建筑工人们干完活,通常搭着板凳围坐在此看电视消遣,“板凳帮”一直延伸到隔壁的米粉店。
七点整,板房区的路灯“唰”地亮堂起来,随之板房区传出欢快的羌族民歌声。记者闻声音前往,亲身感受一下灾区民众的“夜”生活。
擂鼓镇广场前大约三百平米的空坝上,上百民众和着音乐逐渐加入进来,跳起了欢快的锅庄,部分民众还特意换上了羌族服装。
在最前面带舞的叫王官全,是记者在二00六年赴北川采访羌历年时就认识的老熟人,当地一位有名的羌族舞蹈家。今天他虽着便装,但他脸上特有的羌舞表情,最到位的舞姿,让记者一眼就认出来了。
“灯一亮,锅庄就开始,每晚七点到九点,跳两个小时,根据不同的音乐换不同的舞蹈,最初我带着五六十人在这里跳,渐渐人多了,现在有二百余人加入进来。”王官全边拉着记者的手一起跳,边告诉记者,这样既锻炼身体,又能调节大家的心态,丰富大家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将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看到,路灯下的水果摊主也跟着音乐节拍原地舞动着,不少穿着迷彩服的山东援建队员也入乡随俗加入了锅庄队伍,开心地跳着。
“运动”可以抵御寒冬。伴着音乐,踩着节拍,心情也明朗起来。记者走在宽阔的水泥道上,橘红灯光让人感觉温暖和轻松。
回到店里,简单的洗漱后,盛姐带记者来到她家的板房,这是一间二十平米的板房,里面堆积着盛姐一家从地震中抢救出来的家什,洁白的板房壁里两张女儿在暑假过渡学习期获得的奖状格外抢眼。
板房一角,一张床垫铺在地上就作为床,床上有两床被子,两个枕头。
“这个被子很厚,每床有十斤,都是从自家废墟中抢出来的,今晚如果冷你就盖两床。”盛姐说罢,在盆里为记者倒下洗脚水,放下棉拖鞋,提着水壶回店里去了。
北川夜间风很大,板房被吹得呼呼响。板房不隔音,仍能听见广场里的音乐,北川的民众还在继续跳锅庄。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盛姐带来了一位大姐,说是明早六点要从这里出发去北川关内的,今晚三人同睡一屋。
这位大姐姓吴,也同记者一样,之前与盛姐素不相识,她的家在唐家山堰塞湖,她和丈夫在外地打工,这是地震后他们第一次回来,明早夫妻两人将坐车回去看一下震后的家。
记者和这位大姐每人盖了一床十斤重的被子,睡了大约半个小时,仍旧感觉被窝没有温度,于是商量两人同盖两床被子,就暖和多了。
大约十点,盛姐回来了,三人同睡一张床,同盖两床被子。由于床的大小有限,记者几乎只能保持一个姿势睡觉,不能挪身。
记者睡最里面,中途醒了三次,第一次感觉余震来了,记者马上惊醒坐立,原来是有人在翻身,床在晃动;因为板房不隔音,第二次是被隔壁的咳嗽声吵醒;第三次是冷醒,才发现自己只盖了一床被子的一角……
记者将外套搭在被子上,思绪万千,无法入睡。震后,记者来到北川擂鼓镇不下十次,这是个充满大悲和大爱的地方,经历了“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唐家山堰塞湖威胁、“九·二四”暴雨泥石流多次灾难,也汇集了来自海内外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记者在心中祝愿这里的人们能更加坚强和勇敢,创造美好新家园。
迷糊中,有人在敲门,原来是吴姐的丈夫,记者看了下时间,已是第二天早上六点二十分,夫妇两人一起搭乘越野车去了关内。十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间新闻节目开始广播了,盛姐起床去开店。
北川新的一天开始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