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文明
198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等9单位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倡议,“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这为刚从文革混乱中走出、投身改革大潮的中国人,构建起了新的道德标尺,10亿人的生活轨迹也因此悄然发生变化。
层出不穷的道德口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反映不同时期国人的精神风貌。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四有新人”,再到“八荣八耻”,举国上下的精神文明建设运动如火如荼,30年来,中国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文明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着“中国特色”的进步。
当然,如何让道德口号不至沦为空泛,而是融入大国国民精神之中,积淀成国家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国人尚有漫漫长路要走。
相关话语》
“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
-一度刷满大街小巷的创卫口号,在卫生条件普遍不高的年代,让举国上下开展了一场爱国卫生运动。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影响了几代国人的价值观,做“四有新人”也成为中国学生最熟知的励志口号。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此后,“三个面向”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人民城市人民建”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宣传口号,“人民××人民建”更成为万精油般的口号模式。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包括: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王大伦 述评
口述实录》
文明口号影响几代人
讲述人:杨清明,市文明办副主任
我是重庆大学1978届学生。进入大学那年,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才进大学那两年,同学们目标都并不是太明确,也没有什么励志口号,只知道哲人说的那句“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拼命学知识。
直到1981年3月,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顽强拼搏,逆转取胜。无比激动的北大学子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他们喊出了我们大学生的心声,也叫出了我们的目标。
从1981年开始,精神文明标语开始多了起来。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随着中国逐步开放,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后来,人们又将“三个面向”的内涵延伸到科技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宣传话语,还有很多,比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而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计划经济已向市场经济转制。200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防止出现偏差。
这些精神文明宣传话语,影响着一代代人。 本报记者 任明勇 实习生 尹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