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包公司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
有点夸奖,有点讥讽,有点俏皮,有点无奈,但这句话浓缩了那个时代的下海热潮,也概括了下海潮背后的无序和忧虑。
在“下海热”中,“皮包公司”成了一个流行语,专指那种没有固定资产、没有固定经营地点及定额人员的公司。供销人员往往夹一个皮包,皮包里放着图章和合同,一张名片,一次倒卖,就能赚钱。1987年,第二轮“下海热”袭来。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且改革开放已10年,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纷纷下海。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掀起了第三次下海热。
如今,万元户早已不是财富的代名词,但回望改革开放30年,感谢改革之初那些卖茶叶蛋、卖炒瓜子、倒腾服装先富起来的万元户,正是他们给改革开放后的国人,上了一堂浅显而生动的财富课。
相关话语》
“下海”
-国有企业、机关的干部职工辞职或停薪留职,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倒爷”
-原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实行“双轨制”,一部分人游走在“计划内”和“计划外”,倒腾钢铁等生产资料,快速致富。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就业观念,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扭转,这也描述了中国第一批富翁的尴尬出道背景。
“杨百万”
-本名杨义安,20世纪80年代,四川突然冒出一个全国闻名的百万富翁———蚊帐大王。人们羡慕地称他“杨百万”。
李梦述评
口述实录》
35元起家 8年干成万元户
讲述人:伍军,55岁,原是某国企职工,1981年下岗干起“个体”。
我下岗刚好是1981年国庆节,当时感觉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一个人在解放碑徘徊了几天,看见解放碑新华路、八一路零星的香烟、针线小贩,突然灵机一动,我还可以做点小买卖,养活家人嘛!于是东拉西扯筹到了35元钱,找关系从上海搞来一箱袜子。
当年,说自己是“个体户”都觉得丢人。当初,每天凌晨就去八一路一带的马路边抢摊位,最怕碰到熟人,每次看见就转过脸。每天卖不完的袜子都偷偷背回家。
当时的生意那才叫好做,袜子、服装、开水瓶……只要能搞到的货都赚钱。一个月赚200多元,相当于工厂一年的工资。不过做生意在当时最被人看不起,没有选择才会做生意。
做了3年多的生意,有了些积累。后来,社会上对个体户的看法开始好转,于是我想注册公司当老板。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拿到了个体户营业执照。1985年我在朝天门开了一家小面馆,虽然只有40多平方米,我终于当上了老板。
1989年年底的一个晚上,我与妻子在家里盘点,拨着拨着算盘,我突然发现自家的收入竟然超过了1万元。“我们也是万元户了!”我50多岁了,有两家摩配厂,钱也挣得不少,但只有那一年的1万元,给我留下的记忆最深。本报记者 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