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四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18:21  大众网-齐鲁晚报
走四方(图)
郭来勋(右)在荷兰。受访者提供

走四方(图)
郭来勋(右)在巴黎。受访者提供

  “刚开始的时候哪有‘旅游’这个概念啊,开完会就走,真正能四处走走看看的机会不多”,退休老人郭来勋说。反而是在退休以后,闲下来的老两口除了每年都会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内游活动以外,还自己报团去了朝鲜、泰国、法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六月我们去了菲律宾、中国香港和台湾,明年打算再去韩国、日本看看”,郭老笑言。旅游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旅游改变生活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休假制度的调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双休日”、“黄金周”开始出现,老百姓一下子有了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再加上出行条件的改善,选择余地的增多,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成熟了。于是,曾经陌生遥远、被视为不可能的旅游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国内旅游业这些年发展还是挺快的,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少需要学习和补充的地方。”在郭来勋看来,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未来还可以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在细节上多下工夫。

  去过全国除西藏、宁夏外的所有省份,到过世界上17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名“资深游客”,郭老认为,改革开放30年,旅游带给人们的,除了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外,更多的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如果说1993年的那次泰国之行让郭老见识了泰国大皇宫的辉煌雄伟,第一次意识到在中国的故宫、天安门、长城之外,雄伟一词也可以用在其他国家的建筑身上,那么,2004年和2007年的那两次欧洲之行,则让他强烈受到了来自西方文明的冲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去看看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的想法有些狭隘。”这位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受着正统教育长大的老人,坦言自己前半生对于西方文化有着先天的偏见,“西不如东”的观念根深蒂固,直到上世纪90年代走出国门、亲眼目睹了外面的世界以后,思想才慢慢发生了变化,心胸、眼界都变得更加宽容和开阔。

  旅游?那是不务正业

  我国北京、 新疆、 云南、 香港和新马泰、朝鲜、法国、俄罗斯……76岁的郭来勋去过很多地方。

  他第一次走出山东是在1957年,因工作关系出差去北京,在天安门留下了一张宝贵的黑白照片,打那以后,到全国各地开会、考察便成了这位老媒体人的生活常态。

  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旅游”还是一个相当奢侈的概念。

  尽管从50年代起便到过全国许多地方,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郭老却经常与当地最有名的景点失之交臂。

  “那会儿人的想法特别简单,开会就是开会,出发就是出发,总感觉咱是出来工作的,四处走走看看有点不务正业。”郭老笑言。

  1980年,时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的郭老带队,前往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考察学习。返程途中,火车经过岳阳楼所在地,几个同事便商量着能否顺便去看看。“其实那儿离岳阳楼很近了,时间上也不怎么赶。”郭老回忆说。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没能去成,因为“思想上还是放不开”、“不好意思”、“工作的时候就不该去玩”、“怕回来以后没办法向单位交代”。

  “当时我们一个同事为了动员我去,特意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下来给我看,可我还是没敢答应。”郭老笑着说,其实自己回到济南以后就有些后悔了。一直到十几年以后,他才有机会弥补当年“过岳阳楼而不登”的遗憾。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虽然去了不少地方,可压根儿就没动过旅游的念头;90年代以后,逐渐才有了旅游的想法;1999年黄金周制度实施后,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兴起,旅游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郭老看来,改革开放30年来,对旅游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变化,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旅游观念的觉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