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敬琏:改革30年释放人们创造精神最可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0:01   CCTV今日观察

  《今日观察》: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改革开放30年吴敬琏专访

  2008年,全党、各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走过历程进行全面的回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其中“第三次革命”是党领导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辉煌的30年过去的时候,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还将带来什么?改革开放未来道路,明天会怎么样?中国改革开放重要的亲历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走进cctv2《今日观察》,观察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

  吴敬琏:改革30年最可贵的是释放了人们的创造精神

  (《今日观察》特约嘉宾)

  过去有一句话说中国人是天生的企业家,即有创造精神。但是在旧的体制下这种创造精神被压抑了,而改革确实是一场解放生产力(人)的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关系,改变了上层建筑,就把人们被压抑的创造精神解放出来了。就像原子弹爆炸似的使得我国经济在30年里面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胡总书记讲话中最使我感动的一段话,就是说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改革最可贵的地方就是能够发挥创造精神。

  推进改革靠解放思想

  吴敬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今日观察》特约嘉宾)

  创新更多可能我们要来自我们头脑的解放,多年就谈到,第一点首先要解放思想,为什么会这么提呢?

  吴敬琏:因为要解放生产力的革命,首先需要大家能够解除在旧的体制下形成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思维定式。如果不能够突破这种思想的束缚,那就不可能有体制上的创新,也就不可能解放中国人的创新精神。那么经过30年改革了,那是不是这个问题已经任务完成了呢?我们就不需要有进一步的解放呢,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有很多方面,我们还是受到了原来的某些陈规,某些沿袭下来的观念的束缚。所以改革开放在进一步推进,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还是要在全民中,要在党政干部中,要在我们企业家中,要能够进一步地解放思想。

  吴敬琏: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

  在过去30年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突破了我们从苏联学来的那一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这样的一套理论,后来邓小平说过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实是没有搞清楚的,没有搞清楚的。可是我们把它奉为圣经。于是社会主义首先就是国有制占统治地位。再一个就是计划经济,资源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原材料哪里来,用什么技术产品到哪里去,都使用计划分配,那么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对我们经济体来说最重要的。

  所以在1984年,通过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体制改革决定的时候,明确了一个目标,是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时候邓小平说,我看,这回说清楚了。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突破。只有有了这个突破,我们才有可能有后来的这个经济改革。

  吴敬琏:政府对于市场的管理只是提供规则,而不是直接变成市场的主体

  过去传统体制和由此产生的各种观念,各种思想束缚,是有长远的历史的,有深远的影响的。只可能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解除这种束缚,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说我们在70年代末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下把所有的问题解决了,而且有些问题在早期它并不突出,而到了我们30年改革已经把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以后,有些原有的矛盾才变得突出起来了。

  比如说从经济方面来说,在一个国家早期发展阶段,因为市场还不存在。所以政府往往要去补充市场协调的不足,于是它就担负了很多很多的职能,这是东亚国家好像都有这个情况。在发展的早期,东亚国家和一些地区的政府,基本上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是它有负面的东西,这个负面的东西主要是权力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它就带来一种靠权力寻租,就是一个腐败。但是在早期呢,它就起到了一定的正面的作用。

  等到市场已经形成后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这个资源了,在部门之间,在企业之间,在地区之间配置资源,它能够解决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政府的作用,不能够逐步地在微观经济生活中消退的话,那么这个腐败问题,就变成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政府对于市场的管理,是提供规则,而不是直接变成市场的主体。但是传统观念里面,有这么一个观念,就是政府是代表全民利益的,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就要有更强的支配资源的权利。比如这样一个定式,就值得重新来考虑,当人们提出,说某些领域这个微观经济决策领域,政府需要退出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碰到原来的想法的矛盾了。

  “吴市场”解读“市场”

  吴敬琏:要建设法制市场经济

  今后30年,我们要建立一个更加规范的市场,即法制市场经济。 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的功能跟早期市场不一样了,早期因为市场发育不全,所以政府有些地方就取代了市场的功能。法治问题不重要,因为他都是熟人,是亲戚,或者是乡亲,它这个小范围的社会关系约束了每一个人的行为,使得每一个人不敢造假,不敢失信。现在这个市场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经济学上叫做非人格化市场,就是范围非常大,人人互相都不认识。大家之间没有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它靠制度约束,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法律,司法制度来约束,否则的话,这个市场一定是乱七八糟的。

  而成熟的市场上,政府要做的事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主要是一些什么呢?第一是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外就是法制法律这个环境,提供规则、执行规则,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另外一个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社会保障网络,提供基本的教育体系等。

  在经济上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我不认为有太大的困难,困难在哪里呢?困难在于这个涉及到我们政府机构的权力,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利益,这就比较难了。改革的最大问题,除了思想意思上的问题之外,那么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有的利益格局,它很难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吴敬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