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哥大首次放号 200多人凌晨排队抢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3日10:14  新京报
大哥大首次放号200多人凌晨排队抢购
  一名正在打手机的参观者,从一张巨幅照片前走过。今年12月16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记忆30年》全国摄影大展,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开展,展览将持续到12月26日。

  凌晨2点,北京西单邮电局门前,排起了200多米长的队伍。站在队伍后面的记者王嘉,裹紧大衣,不停地跺脚。

  1990年3月,王嘉要买“大哥大”,当时这个要价2万元的大家伙,到手绝非易事。

  此前,“大哥大”仅售给单位。虽然这次北京无线通信局(北京移动前身)第一次向公众“大规模”放号,但当天全北京也只放了300个号码,只有300部手机可供购买。

  好在队伍松散,200多米的队伍只站了200多人,王嘉购到了一部。

  首个移动电话打通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王嘉有时打电话都很困难。

  1981年,任职于《人民日报》的王嘉,被派到贵州调查一个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的案件。

  因案子涉及200多人,王嘉需要在贵阳、安顺、都匀、毕节四个城市来回跑。

  到了这位知识分子曾被劳改的农场,王嘉发现了重要信息。但农场周围,连个固定电话都没有。无奈之下,王嘉坐上大巴,花2个小时,到安顺电话局打长途。

  “电话局里打电话的人太多了。”王嘉至今记得,等着打长途的人早排起了长队。此外,拨打北京地区号码,还得先和北京电话局接通,然后再被转接到人民日报社。为了这个电话,王嘉花去了4个小时。

  王嘉说,当时离开电话局,终于松了口气。

  王嘉觉得,有电话打就不错了。随身带着电话跑,远远超出当时王嘉的想象力。

  然而,时隔不久,这个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进入诞生阶段。

  1985年12月,北京电信管理局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合同,开始为北京开通移动电话做准备。

  1986年10月,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上,展览主办者专门展示了一套系统:在站台附近,参观者拿着电话,可以随便打,这是有记载的中国移动电话的第一次通话。

  原北京无线通信局局长张家骥回忆,在移动电话开通之前,北京无线通信局与北方交大联合做了一个科研课题,主攻移动电话网传输问题,此课题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据张家骥介绍,当时课题对移动电话辐射、传输模型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

  移动电话使用,必须要建立传输信号的网络。

  1987年,北京引进了全套国外设备,开通了5个移动电话基站,市区1个,设在当时最高的国际饭店中;郊区设立4个基站。就这样,北京搭建了一个最初的移动电话网络。

  凌晨抢购“大哥大”

  网络建成后的1988年,北京正式向社会推出第一部移动电话———“大哥大”,不过只向单位出售。

  时任北京无线通信局西直门营业厅业务指导的汪利锋说,当时单位购买“大哥大”,先要申请指标,拿到单位的指标和介绍信,才能到营业厅办理。

  “到了营业厅,填完表格办理手续交了费后,还得回家等通知。”

  汪利锋说,营业厅审核完毕后,再以信件的形式,通知客户取回“大哥大”。从登记到取机,最少要等3个月,长的可能要半年。

  1990年,老百姓能够直接购买“大哥大”

  了。听说要在西单一次推出300个移动电话号码,王嘉“兴奋极了”。

  据他介绍,当时能拥有“大哥大”,是好多人的最大梦想。因为资源紧张,“大哥大”还带动了专门倒卖号码的“倒爷”,“一个号可赚几千元”。那时有一说法,手拿“大哥大”,开着桑塔纳,就是有钱人的生活。

  现在已是北京移动延庆分公司副总的汪利锋记得,很多明星亲自来办业务。

  当时拥有“大哥大”

  的人,确实罕见。统计数据显示,1988年,北京首次“放号”仅售300多部“大哥大”;第二年,800多部;第三年,第一次向公众推出“大哥大”,一年仅售1000多部。

  放号当天,知道时机难得的王嘉,和朋友相约,凌晨两点赶到北京电话大楼前,谁知道前面已经站了200多人。

  在那个“万元户”流行的年代,很多人前来抢购2万元一部的“大哥大”,这大大出乎了王嘉的预料。

  汪利锋回忆,一部“大哥大”,21000元,还需要缴纳入网费6000元、预存话费1000元、开户费200元、频率占用费每年112.5元。

  当时出售的“大哥大”,只有三款机型: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而这三款“毫无个性可言”,外观几近相同,价格相差无几。

  王嘉要了一款摩托罗拉机型,登记付费后,营业员告诉他,需要再等一个月,电话才能开通。

  25天后,王嘉接到了电话局通知,“大哥大”开通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