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8年魅力50人评选专题 > 正文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这30年不但是从“臭老九”变成了社会主流阶层,进而具有了当下社会的话语权,更包含 了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对接,不论是抗拒、无奈抑或是主动迎合,象牙塔始终无法逃避市场经济的浪潮。
王志纲的故事就是30年的一个缩影,他是78级的大学生,毕业后进研究机构,然后当新华社记者,一切都显得顺 其自然。
在广东分社的日子里,他深刻感受到市场经济对知识分子的冲击,他选择最彻底的下海,和旧的“单位体制”彻底说 再见,自己当了自己的老板,去探索中国式智库的发展之路。
他一直在寻找知识分子的“第三种生存方式”——既不依附于权贵,也不向金钱谄媚,而是凭借自己的智力投身市场 经济,获取报酬,赢得尊严。
总结自己的人生,王志纲喜欢说自己坚持只唱《国际歌》,不唱《东方红》。《东方红》唱的是“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作为个体是没有希望的。《国际歌》唱的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 自己。”
也许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市场经济所做的最为务实的选择。(相关报道见本刊2008年第19期《民间智库的 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