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昌高新区的破土之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09:55  江南都市报
南昌高新区的破土之路(图)
肖有水

  管委会第一任主任肖有水首度公开开发区建设经过

  阅读提示

  1991年,我省开始建设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区,这也是我省第一个高新区,时年40岁的肖有水被任命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改革开放30年之际,肖有水首度向媒体公开讲述南昌高新区的建设之路,感慨良多,就如在与他有关的诗篇《拓荒》中所言:“这是一个神奇的王国,像诗一样浪漫,像散文一样潇洒,像神话一样传奇,像故事一样富丽。”

  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回昌受命

  1986年,我省开始酝酿建立经济开发区,到1991年开始运作。确定建区后,政府以青山湖文教科研区为中心,划出面积约19平方公里的地,作为南昌高新区用地。

  1991年春节后,时任南昌市人民政府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的肖有水接到南昌市委组织部的电话:“省里要组建南昌高新区,市长准备让你来负责。”后来成为南昌高新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的肖有水介绍,1986年他从部队转业后任南昌市电子工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后来被任命为南昌市人民政府驻福州办事处主任。

  “当时也不知道担子有多重,就答应了,但心里也没有多少底气。”今年58岁的肖有水说,接到市委组织部的电话后,他从福州赶回南昌接受新的任务,也开始了他那段披星戴月的难忘经历。

  一期建设面积0.3平方公里

  肖有水说自己心里没有底气,一是因为他学的是高级指挥,而即将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想到高科技就想到硅谷,建一个高新区,差不多就是让你在南昌建一个美国的硅谷”。而他在接到任务后,怎么也不能将当初的那块荒草之地与美国硅谷联系起来。

  没有地、没有人马,两手空空的肖有水向南昌市人民政府写申请,希望尽快得到经费支持。“资金下来了,但不多,政府也有很多难处。”他回忆,高新区组建时的办公房是在江大南路所租,“拿到资金后装了一部电话,买了两个长桌办公,处处节约。”第二年,随着南京东路的修通,高新区办公室搬到二十三中附近,直到第三年,才真正进入高新区火炬广场办公。

  高新区的第一期建设面积只有0.3平方公里,随后扩建6平方公里,开发区医院和招商引资进入的火炬宾馆,便是在这个时候所建。一期建设面积虽小,“但从洪都中大道开始往东都属于高新开发区的范围。”肖有水说。

  22个编制直到离开都未用完

  虽然经费拨付不多,省市政府对建设高新区却很重视。肖有水现在还记得在1991年6月20日举行的全省高科技动员大会上,时任江西省省长的吴官正要求用省市政策扶持、带动高新区的发展。也正因为此,只有少量起家费的肖有水,后面的招兵买马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肖有水说,他当时选择了两个关键人物,一是选要了原南昌市科委的副主任,负责与国家科委联系,另一位是当时南飞设计研究所的副所长,两个人一个是总工,一个成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这便是高新区最初的领导班子。当时南昌市批下22个人员编制,肖有水第一年用了6个,第二年用了4个,直到他离开,还剩下5个编制未用。

  在完成人员组建后,大家开始正式投入建设当中。那时,住在青云谱三店宿舍的肖有水,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到高新区上班。“我29岁成为团级干部后开始坐小车上班,坐着坐着坐回了自行车。”肖有水笑着说,后来他干脆和其他同事一起住到了高新区的工地上。“由于受办公场地的限制,没有食堂,就买来两个电饭锅做饭,每天吃快餐,直到八个月后,才有了食堂。”

  科技街第一年收益79万元

  肖有水讲述了在高新区破土动工前的另一个故事。由于当时我省经济水平较低,在组建第一个高新区时,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新区土地使用之中,但高新区能有后来的发展,肖有水对于附近的村民有着无尽的感激。

  肖有水介绍,高新区第一期用地按照教育用地的性质拿了下来,但需要花3000万元从塘山乡购买。“没钱,就向塘山乡打欠条。”肖有水说,拿到地后,他向银行借贷了280万元,用3个月的时间规划建设成南京东路科技一条街,科技街仅店面出租,第二年就得到了79万元的收益。

  在硬件设施如火如荼建设时,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上也是马不停蹄。1991年进入高新区的第一批企业就有33家。“如科利的注册资金就是5万元,当年的5万元已经算比较大的项目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高新区的企业已经有300多家,像科利这样资产达1000多万元的龙头企业已经有10多家。

  开发区带来的新经济模式

  开发区的发展有三种形式,即创业式发展、跳跃式发展和跟进式发展。肖有水介绍,经过调研,跳跃式发展成为南昌高新区的必然选择,但到底怎么跳又成为一个问题。肖有水总结出“拼、优、新、高、外”五字经,正是因为死死抓住了这五个字,南昌高新区第一年的技工贸总收入就达3000万元,实现利税750万元,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到1995年底,高新区的收入已经达到24亿元,创造利税1.96亿元。目前,开发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文/记者邱佩君 实习生吴玉玲 图/记者欧阳兴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