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丹红:口水战里的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5日09:57  国际先驱导报
张丹红:口水战里的女人
在北大同学的眼中,张丹红知性、清雅。黄燎宇/供图

  因自己的一句公道话,触犯了德国舆论的红线,她卷入了一场跨国口水战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徐徐发自柏林 20年前,北京大学未名湖畔,一位青涩的女孩手捧德语书,遐想着那遥远国度的另一番风情。

  20年后,这位当初的北大女孩,已是德国之声中文部的资深记者。然而,在风云激荡的2008年,因自己的一句公道话,触犯了德国舆论的红线,她卷入了一场跨国口水战,历史将之定格为“张丹红事件”。

  知性、清雅的母亲

  张丹红,42岁,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北大德语系,当年秋季赴德,1990年进入德国之声中文部,身份为记者。

  记者的身份,为18年后的风波打下了注脚。据说,在张丹红当年北大德语系的学生中,她是同学公认的“最漂亮的女生”。而另一位据说是“最聪明的女生”,如今也是一份欧洲中文报的主编了。虽是多年的同学和朋友,但在德国这块“自由”的土地上,两人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如今的张丹红,或许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初到德国那年,她才刚刚23岁,给人的印象是“聪明、漂亮的小姑娘”。能讲德语、英语和法语,文笔优美、写作勤恳。因工作出色,2004年起担任德国之声中文部的副主任。

  如今,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虽然人到中年,但举止谈吐间散发的知性、清雅,令她更具魅力。

  无意中触动“政治红线”

  流利的德语,对德国社会的理解,再加上身上的“东方气质”,让张丹红受到一些德国媒体的青睐,它们时不时地邀请她参加谈话节目。

  然而,祸从口出。今年7月24日,在德国电视二台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中,张丹红批评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对华政策,并为中国政府说了几句公道话。在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张丹红是一个新闻人,并且在中国和德国都生活多年,这样的身份和背景,无疑能让她更公正、客观地看待当前的中德关系。而从去年9月以来,德国媒体对华报道基调总体向右转,大量有关中国的负面和不实报道出现在德国媒体上,尤其是在奥运会前的一段时间。

  “只要是中国的,就是负面的”成为了德国舆论的“政治正确”,而张丹红的公道话,正好触碰到了这条“政治正确”的红线。

  8月9日,德国媒体上开始出现了批评张丹红的文章,指责张对华的积极言论是“灾难”,“这样的人不适合在德国之声工作”。据说,写这篇批评文章的是一名叫徐沛的女士,她自称为法轮功修炼者。

  这名法轮功人士掀起的风浪不容小觑。在德国政界和舆论的压力下,德国之声决定暂停张丹红的播音和主持节目。接下来的事情,都是张丹红所始料未及的了,一切都以一种莫名的逻辑疯狂地发展下来……

  显然,在巨大的风浪面前,张丹红只是一叶小舟。

  她只是一个普通女人

  或许可感到些许欣慰的是,张丹红因言获罪的消息传至国内,激起了众多中国网民的愤慨,“支持张丹红”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上风,一些网友更是赞扬张丹红敢说真话的勇气,还有一些网友称她为“英雄”。

  不过,网民的支持并未给张丹红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网友赠送的“英雄”称谓,反而成了攻击她的那些人手上的“子弹”,“中国政府代言人”“特务”等莫须有的帽子漫天盖来。

  这就是张丹红的尴尬,“英雄”、“特务”这些政治色彩浓烈的词汇,搅乱了这位普通女人的生活。张的一位好友说,张丹红只想安静地生活,安静地工作,她只是一个平常的女人,不是政治人。

  张丹红也曾坦言,“我没想要当英雄,只是在德国媒体大量报道中国负面消息的大环境下,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向德国人解释中国的真实情况。”

  德国之声恢复张丹红的工作后,张丹红的反应是,“我的工作保住了,我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

  这就是一个普通女人的心声,一个普通母亲的心声。她的这句话,有心酸,有无奈,有安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漩涡中,张丹红想得更多的是她的家庭,她的孩子。

  然而,麻烦或许远未就此了结。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