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7成受访者不赞成上调污水处理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01:13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吴璇 通讯员 鸣义

  “本次调价程序除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不足外,折旧费作为成本收费依据的提出,极其不合程序,依据的《广州市城区污水处理成本的研究分析报告》,不是查账、审计报告,而是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分析报告,反映的是自家的研究观点,根本不具有审计审核意义……不可忽视公众知情权,对真相的渴求是正在发展中的公民社会的鲜明特点。”

  ——专家们说法

  广州市建委近期向物价部门提出《污水处理收费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后,引起市民强烈关注。广州社情民意中心昨日公布的“污水处理收费民意研究”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市民不认同“污水处理不尽如人意关键是收费还不够”的看法。

  近七成市民不赞同上调收费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先后组织了两次千人访问调查,组织召开了三次专家座谈会。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污水处理现状的满意度仅12.1%,表示不同程度“不满意”的达到33.6%。对本次大幅上调污水处理收费,高达69.7%的受访者表示“不赞成”,68.2%的“不答应”。对于不赞成的原因,68.1%的认为“涨价幅度太高”,62.2%的认为“交了钱看不到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有关部门提出大幅调高收费的理由,市民多不赞成。79.9%的人不赞成“广州市民收入高,污水处理收费也可以比较高”的说法;80.7%的人不相信“污水处理平均成本每吨超过2.37元”,55.1%的人表示“不会因污水处理收费调高而减少用水”。

  “事没办好”而非“钱没收够”

  2003年广州市污水处理收费从0.3元/吨调升至0.7元/吨,实际升幅高达110%,有关部门调价时说明,将在2005年实现广州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此次调查结果显示,61.5%的人认为自该次调整收费后,污水处理效果没有太大变化,甚至10.6%的人认为“越来越差”,仅17%的人认为“随收费增加越来越好”。

  调查中,一些专家指出,本应在2005年实现的100%的处理率,延迟至2007年也才达到74.14%,且在2002年调整收费的方案里,有关部门承诺用67亿元投资达至100%的污水处理能力,实际上五年来投资超过100亿元。有关部门花的钱、用的时间都大大超过了当初对公众的承诺,达到的效果又大大低于当时的承诺。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市民和专家认为,污水处理状况不佳,其原因不是“钱没收够”而是“事没办好”。74.0%的市民不认同“污水处理不尽如人意关键是收费还不够”的看法,67.3%的人也不认同“改善广州的水环境就必须提高污水处理收费”的看法。

  建委说亏 专家却推算节余25亿元

  专家指出,2003年调高收费时,市建委公布的营运成本和包含利息、折旧的完全成本,分别为0.46元/吨和1.43元/吨;此次公布的成本上升至0.92元/吨和2.37元/吨,分别大幅上升了100%和65.7%,远超过同期广州物价上涨水平。有关部门据此表示污水处理收支不能平衡,财政给予了大量补贴。专家认为,收支不平衡的说法不能成立,成本高企更是牵强附会的人为虚增。

  鉴于有关部门并未提供历年污水处理费总收入及部分数据不全,有专家使用相关公开数据进行推算,测定2000年以来城区污水处理费的总收入和市属厂营运费用支出,结果显示累计节余款达到25亿元。专家推算,近三年的累计收支即使加入《方案》公布的财务费用,仍节余2.2亿元。专家指出,《方案》显示的完全成本单价为2.37元/吨,其中折旧成本远高于营运成本,占完全成本的比重达到39.2%。专家认为,如此高昂的折旧成本其真相是虚构成本,它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调价程序信息公开社会监督“不足”

  专家指出,固定资产的维护是社会必需的。在财政统收统支的事业单位,这一支出被定义为大修理费用;在自负盈亏的企业里,被定义为折旧费用。无论称谓如何,其实质均是维护固定资产的费用。市属污水处理厂(西朗厂除外)均实行财政统收统支的事业单位运作模式,每年财政安排了大修理费用,2007年使用大修理费用金额为0.28亿元,约占营运成本的10%,达到极高水平,足够维护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专家指出,《方案》用了大修理的事业成本,又要“吃”折旧的企业成本,固定资产维护费用双重计算。市民对这个重复计算埋单,对虚拟成本埋单,是不可思议的。

  专家认为,此次调价的本质问题之一是,事业运作单位在没有制度规定和政策依据的情况下,在已有固定资产维护费用情况下,还该不该向市民收取企业性质的折旧费?污水处理单位能向市民收,大中学校能不能向学生收,公立医院能不能向病人收?

  专家们指出,本次调价程序除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不足外,折旧费作为成本收费依据的提出,极其不合程序,依据的《广州市城区污水处理成本的研究分析报告》,不是查账、审计报告,而是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分析报告,反映的是自家的研究观点,根本不具有审计审核意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广州 污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