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不足1%中央财政收入可建农民养老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11:43   央视《新闻1+1》

  近日,69岁的湖南老汉付达信因持刀在北京站广场抢劫,“入狱养老”的抢劫动机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央视《新闻1+1》特邀观察员王锡锌做客栏目,指出付达信老人铤而走险是无奈的选择,称“不足1%中央财政收入可建农民养老制度,改变当下农民所遭遇的中央财政对农民养老零投入、福利院变味和养老求助无门的境况”。

  不足1%中央财政收入可建农民养老制度

  王锡锌称,“中央财政对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的零投入”是目前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现在的养老制度主要是用于城镇居民的,农民由于传统一直存在的城乡分割局面在公共资源支出的分配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

  王锡锌指出,农民拥有的土地不能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土地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和生存的保障,但是土地自己并不会产出。在城市,男性公民60岁就退休了,但在农村没有退休一说,农民是终身制的,所有在农村劳动的人都会面临一个最后逐渐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问题,那么,政府需要去完成一个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养老制度。”

  “从中国目前的财政收入状况来看,建立一个门槛比较低,但覆盖面比较广,甚至是全部覆盖的这样一种养老保险的体系应该是现实的、可能的。对于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既需要地方政府财政的支出,也需要考虑中央财政的支出”。王锡锌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农民60岁以上的农民人数是1.1亿人,65岁以上的6000万人,以65岁以上作为养老保障的一个门槛, 6000万人计算,每人每月120元,大概所需要的支出是700亿。700亿如果按照一个中央和地方,根据不同地方,比如富裕地方他们可以地方财政来支出,而西部以及一些贫穷地方由中央财政来转移支付,那么中央财政可能需要支出的大概是400亿左右,相当于2007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5.1万亿的不到1%。这是中央政府完全承担得起的。

  福利院变味

  福利院作为福利事业单位,应该对“付达信”这类人群提供福利帮助和基本生活保障,但在一些地区,福利院的性质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改变,王锡锌对此表示:福利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在变味。

  王锡锌分析,目前的福利院付达信无法进入是“毫无疑问”的。“目前的福利院的运作模式现在主要以商业化的、市场化的方式为主。由私人来投资,提供这样一些服务也未尝不可,但是假如政府来主办的福利院都向高档化、舒适化、市场化这种方向来发展,那么真正需要进福利院的人事实上会因为门槛太高而无法进入。反映出一个问题,福利院正在偏离它的公益性和社会保障的目标。

  问需于民不能坐等

  针对,王锡锌称“付达信案”是一起极端的个案。“他的极端表现在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不需要在自由和温饱之间做出的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诉求,一是比较极端,再一个是代价太大,而且可能是无效的。正常的表达途径是存在的,但这样一些途径往往存在着可能程序上的繁琐、回应的迟钝。在这种背景下,现在中央政府强调,要问需于民,你要去问,不要一味地等着别人来问你,一味地等事实上就会将很多人拒之门外。

  王锡锌呼吁,“对于社会地层,那些需要救助,需要关爱,需要我们去献出温暖和爱心的人们,不放弃是政府的责任,不抛弃是社会的责任,不嫌弃就是每一个公民个人的责任和美德。应该说由政府的不放弃来建立起的这样一个低保的体系,再加上社会和来自公民个人的这样一些救助,老人是可以应对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养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